了,因为他们确实听不懂,留下来也没用。
说是提问,可实际上,大家提问的问题都非常简单,让王多鱼很想放弃。
因为庞加莱猜想真的不适合所有人,只因为它真的太难了。
于是,十五分钟提问结束之后,王多鱼便再次提醒大家:
“部分听不懂的同学,我劝你们可以先离开,四维空间庞加莱猜想的论文对你们来说,还是太难了”
“这样,明天上午我们不讲课,我给大家出一份试卷,到时候只要考试合格,那就可以来听我的课,否则的话,太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嘶!
大礼堂内,不少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也有同学面面相觑:这世界也太颠了,听课居然还需要具备一定资格?
颠不颠的先不说,反正能够筛掉一部分学生,那么王多鱼才适合继续往下讲。
而且就算是能够来听他的课了,他相信,后续能够坚持到最后,并且还能够听懂的人,肯定不会有很多。
吴从炘、刘桃顺、苏正淮、杨秀华、邵宗健等老师闻言则是反应不一,在吴从炘和刘桃顺他们看来,王多鱼此举怕是有些过于草率了。
孔子说,有教无类!
完全没有必要通过设置门槛来剔除那些对数学极度热爱的学生吧?
万一这其中就有数学天赋绝佳却是大器晚成的学生呢?
丘成桐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么?
在求证卡拉比猜想之前,丘成桐的数学天赋并不是非常突出的那种,只能算是所有数学博士当中,还算是佼佼者,但根本不是天赋绝伦,远超所有人的那种。
对于苏正淮、杨秀华他们来说,如果能够剔除更多其他学生,那自然是更好的。
为什么?
上过大学的同学都知道,在阶梯教室上课,基本上都是开小差多一些,因为人数太多了,只有专业课才是在教室里上课。
一对一培训和一对多的教学,区别当然很大。
薛晓玲、荣光夏等人也都十分开心,因为他们也很自信能够通过王多鱼的测试。
特别是他们还知道王多鱼之前提及过的拓扑学相关基础教材,他们可是进行自学过拓扑相关的知识,四维空间庞加莱猜想这篇论文也已经读懂了前面几页,通过听课考核,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简香兰、祝汉廷他们这些已经拿到了留学美国资格的学生,此时的心情最为复杂。
国外学者都要来国内这边听王多鱼的报告,他们明明有这样的机会,可却是在这关键的时间点跑去美国留学了。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