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你想啊,绣花这活儿,太扎眼,成品花花绿绿的,要是被人瞧见,不定就会被成是搞‘资产阶级那一套’,到时候麻烦可就大了。”
“可织布、染布就不一样,这是咱们生活的必需品,咱就是为了给乡亲们做衣裳、搞生产,名正言顺。”
“而且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没有,织布、染布的手艺里头,也能融入咱们民族的特色,这不也能把老手艺传承下去嘛。”
王保红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老支书,还是您想得周全,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老支书拍了拍王保红的肩膀:“保红啊,这事儿可得心再心。”
“咱们把织布、染布的场地就设在村里的旧仓库,晚上大家悄悄去干,动静别太大。”
“另外,我再安排几个可靠的后生在周围放哨,一有风吹草动,立马通知大家停手。”
王保红沉思了片刻后道:“不能偷偷摸摸地干,要干咱们就好好干。”
“虽咱们人力织布确实比不上纺织厂的大机器,但咱们织出来的布料有自己的特色啊,先不这布料承载着民族的手艺和文化,这是机器批量生产比不聊。”
“老支书,您刚把绣花停了,只保留织布、染布,我琢磨着,能不能换个思路。”
“咱不藏着掖着,光明正大地干,就主打一个‘传统手艺,自给自足’的招牌。”
老支书皱了皱眉头,有些担忧地:“保红啊,这能行得通吗?现在形势这么紧,就怕有人揪着不放。”
王保红目光坚定,微微扬起下巴:“老支书,我也考虑过风险,但咱们有优势。”
“您看,现在外面物资供应虽有保障,但都是千篇一律的工厂货,咱手工织的布、染的色,花样独特,还结实耐用,老百姓心里其实稀罕着呢。”
“咱们就跟乡亲们讲清楚,这是为了传承老手艺,也是给自家添实用物件,而且咱也是和公家合作,由商业局统一收购,只要不拿去搞商业买卖,不以盈利为目的,咱们就不是投机倒把,也不怕人。”
老支书轻轻点头,若有所思:“你这么一,倒也有点道理。”
“那…那具体咋干,你有主意了没?”
王保红道:“先从织布开始吧!”
“您找几位手脚麻利的妇女,在您之前的那个旧仓库那个地方,也别让她们上工了,就让她们织布。”
“等大概有了 50 匹左右,染好了以后您联系我。”
“这段时间我去跑一跑销路,看看能不能联系上一些可靠的供销社同行,把咱们这手工织布的特色和难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