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销会上,展示各种精美的纺织品,现场演示纺织机械的高效性能,吸引民众购买。
同时,林宇采取措施提高民众的购买力。他鼓励各地发展特色农业和手工业,增加民众收入。对于购买新兴产品的民众,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例如,对于购买新型农具的农民,政府给予部分资金补贴,降低农民的购买成本。
在国外市场方面,林宇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与各国签订贸易协定,降低贸易壁垒。同时,组织商队开辟新的贸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为了让国外消费者更好地接受大秦的新兴产品,林宇还要求商家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需求,对产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改进。例如,在出口到西域的纺织品上,融入西域的文化元素,使其更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审美。
通过这些内外兼修的举措,大秦新兴产业的市场逐渐得到拓展,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大量出口到周边国家,为大秦带来了丰厚的贸易收入。
林宇深知,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了给新兴产业注入活力,他决定建立一套金融扶持体系。
林宇首先设立了“大秦产业发展银斜,这家银行专门为新兴产业提供贷款支持。对于那些有发展潜力但缺乏资金的工坊和企业,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贷款的利率相对较低,还款期限也较为灵活,以减轻企业的负担。
除了提供贷款,林宇还鼓励富商们投资新兴产业。他出台政策,对于投资新兴产业的富商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政治待遇。例如,投资冶铁产业的富商,在税收上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减免,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爵位或荣誉称号。
此外,林宇还引入了股份合作的概念。他鼓励工坊主、工匠和富商们通过入股的方式共同经营企业,共享收益,共担风险。这种方式不仅为企业筹集了更多的资金,还提高了各方的积极性和责任福
在金融扶持体系的助力下,大秦的新兴产业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许多原本因资金短缺而发展受限的工坊和企业,得以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创新。新兴产业迎来了腾飞的契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大秦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尽管林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但在过程中仍遇到了诸多波折。
随着冶铁产业的大规模发展,铁矿资源的开采速度加快,引发了一些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山体破坏等。同时,由于部分工坊主盲目追求产量,忽视了产品质量,导致市场上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