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廷大力推广一些先进的灌溉技术,如辘轳和翻车的使用。辘轳在北方干旱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它通过人力转动,将地下水提升至地面,方便农民灌溉农田。翻车则在南方水乡更为适用,它利用水力驱动,能够自动提水灌溉,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官府派遣技术人员到各地农村,向农民传授这些灌溉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并提供一定的补贴,鼓励农民购置。
在耕作技术方面,推广代田法。代田法将一亩地分成三甽和三垄,甽和垄每年互换位置,这样可以轮流利用土地肥力,保持土壤的肥沃。官府组织农业专家编写详细的代田法操作手册,发放到农民手中,并在各地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由经验丰富的老农和专家向农民讲解代田法的优势和具体实施步骤。
同时,朝廷积极改良作物品种,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组织各地的农学家和种植能手,收集和筛选各种农作物种子。经过反复试验和培育,成功培育出一些耐旱、耐涝的作物品种。例如,培育出了一种新型的粟米品种,其根系更为发达,能够在干旱环境下深入土壤吸收水分,且产量相对稳定。对于这些改良后的作物品种,朝廷通过官方渠道向农民免费发放种子,并承诺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随时向官府咨询。还在各地设立示范农田,展示这些改良品种的种植效果,让农民亲眼看到其优势,从而鼓励他们积极采用新的作物品种进行种植。
为从根本上应对生态灾难,朝廷意识到加强环境管理与制定相关律法的紧迫性。
朝廷设立了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全国的生态环境事务。该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官员和熟悉生态知识的学者组成,他们定期巡查各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森林、河流、草原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朝廷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对于过度砍伐森林的行为,环境管理机构有权责令砍伐者停止砍伐,并要求其补种树木。
同时,朝廷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律法。针对森林保护,律法规定严禁随意砍伐山林,若因特殊需要砍伐树木,必须经过官府批准,并按照规定的数量和范围进行砍伐。对于违反规定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轻者罚款,重者监禁。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律法禁止向河流、湖泊等水体排放污水和垃圾,对于污染水源的行为,严惩不贷。对于违反水资源保护律法的个人或团体,除了经济处罚外,还可能会被强制要求清理污染区域。
在草原管理方面,律法规定了合理的放牧数量和范围,防止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对于违规过度放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