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弩机上添加了简易的瞄准装置,大大提高了射击的精准度。经过测试,复合强弩的射程比普通弓弩提高了近三分之一,精准度也有显着提升。
除了弓弩,铠甲的改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以往的铠甲虽能提供一定防护,但重量较大,影响士兵的行动灵活性。新研发的“鱼鳞轻甲”采用了更、更薄的金属鳞片,通过巧妙的编织方式,既能保证防护效果,又大大减轻了重量。鳞片之间的连接采用了可活动的关节设计,使士兵在穿戴后能够更加灵活地行动,无论是奔跑、跳跃还是格斗,都不会受到过多限制。
在装备方面,林宇还推动了一种新型战车的研制——“多功能战车”。这种战车不仅保留了传统战车的冲击功能,还增加了多种用途。战车四周加装了可活动的盾牌,能够有效抵御敌方的箭矢攻击;车内配备了型投石机和弩炮,在远距离作战时可对敌方进行打击;同时,战车还具备一定的运输功能,可携带部分粮草和兵器,为军队的长途作战提供便利。
为了让士兵们尽快熟悉和掌握这些改良后的兵器与装备,林宇下令在军队中开展专项训练。安排兵器制造工匠向士兵详细讲解新兵器的特点、使用方法和维护要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联盟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在边境巡逻和应对规模冲突中,新兵器与装备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周边一些心怀不轨的势力不敢轻易挑衅。
大秦的瓷器和丝绸一直闻名遐迩,但林宇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通过科技应用进一步提升其品质和工艺水平,同时推动东胡和月氏相关手工业的发展。
在瓷器方面,林宇召集各地的制瓷工匠,成立了专门的瓷器研究工坊。经过反复试验和研究,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瓷土配方,这种配方烧制出的瓷器质地更加细腻,色泽更加温润。同时,在烧制工艺上进行了创新,采用了“二次烧制法”。先将瓷器坯体进行一次低温烧制,使其初步定型,然后在表面施上特制的釉料,再进行高温烧制。这样烧制出的瓷器釉面更加光滑、坚固,且具有独特的光泽。
为了丰富瓷器的装饰,工匠们借鉴了东胡的草原图案和月氏的西域花纹,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瓷器的绘画和雕刻郑一时间,融合了三方文化特色的瓷器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不仅在联盟内部畅销,还通过贸易远销其他地区。
丝绸产业同样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蚕种培育方面,通过筛选和杂交,培育出一种吐丝量更大、丝质更坚韧的新蚕种。同时,改进了缫丝和纺织技术。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缫丝机,能够更高效地抽取蚕丝,且保证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