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般袭来。它们所过之处,庄稼瞬间被啃食殆尽。百姓们惊恐地看着这一幕,有人大哭起来:“老爷啊,这是要绝了我们的活路啊!”
蝗虫的肆虐让本就艰难的抗旱形势雪上加霜。林宇得知消息后,震惊不已:“这蝗虫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猖獗?”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林宇迅速做出决策:“传我旨意,各地组织百姓捕杀蝗虫。捕杀蝗虫者,以斤两论赏,绝不食言。”
诏令下达后,百姓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拿着扫帚、布袋等工具,与蝗虫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战斗。在一些村庄,男女老少齐上阵,白捕杀蝗虫,晚上则燃起篝火,利用蝗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捕。
然而,蝗虫数量实在太多,捕杀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它们繁殖的速度。而且,蝗虫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受灾范围越来越大。
林宇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能尽快控制蝗虫灾害,大秦的农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随之而来的可能是饥荒、流民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面对蝗虫灾害,林宇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来道:“陛下,依老臣之见,这蝗虫乃灾,或许是上对我大秦的警示,不如举行祭仪式,祈求上宽恕。”
林宇皱了皱眉头,并未立刻回应。这时,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反驳道:“大人此言差矣。蝗虫虽为灾,但并非不可战胜。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寻找解决之法。”
林宇微微点头,示意这位年轻官员继续下去。官员清了清嗓子,道:“陛下,臣听闻蝗虫喜干旱之地,我们可组织百姓引河水灌溉周边荒地,破坏蝗虫的滋生环境。同时,鼓励百姓饲养鸡鸭等家禽,以生物相克之法治理蝗虫。”
林宇听后,眼前一亮:“此计甚妙。即刻传令各地,依此行事。”
与此同时,民间也有不少能人志士纷纷献策。一位名叫王二的农民向县令建议:“大人,我们可以用竹竿撑起一块大布,然后在田间快速移动,蝗虫撞上布后便会掉落,这样能捕杀不少蝗虫。”县令觉得此方法可行,便在全县推广。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蝗虫灾害终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林宇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缓解,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旱灾与蝗虫灾害的双重打击,让大秦的农业元气大伤。而此时,一个更为可怕的隐患正在悄然滋生——瘟疫。
由于蝗虫啃食庄稼,许多粮食无法食用,百姓们只能靠有限的赈灾粮度日。生活条件的恶化,加上旱灾导致的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