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全调走以后,他在市委常委里被边缘化,门庭比起以前清静不少,悟出门庭若市时难以明白的人生感悟。国家不幸诗家性,官位不达者多喜佛道。现在是宁玥当政,他依然不是宁玥团队的核心,感慨更多。
“我大姐的儿子从部队转业后,我原本想把他安置在公安局。这小子在部队受拘束十来年,不愿意在公安局这种纪律单位工作。他搞了一个生产新型地板砖的市政材料公司,产品还不错,还要老弟扶持。”
地板砖是城市建设必备材料,有天然石材、人造瓷砖等各种品种。虽然用量大,但只是建设环节中极不起眼的一环。侯卫东毫不犹豫地道:“洪书记吩咐的事情,再难都不难,你那侄儿有什么事情就去找沈东峰,他从成津县调到茂云,负责清理河道这一块,河道也要用不少地板砖,而且档次不太高,都要求用人工材料,不能追求材料的高档。”
侯卫东答应得如此爽快,主要原因是相信洪昂,洪昂轻易不开口,办事极有分寸,不会让自己为难,更何况是地板砖这种不会影响全局的小事。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洪昂没有久在此事纠缠,一点而过,仿佛这个话题只是随意提起。
洪昂所说侄儿不愿意到公安局工作是半真半假的话,真话是侄儿确实是军官转业,原来拟分配到沙州公安局。假话是侄儿愿意到公安局工作,是在洪昂劝说下才选择自主择业,创办了市政材料公司。
洪昂实际上是市政材料公司的幕后老板,其侄儿是前台代表。从赚钱速度上看,直接做房地产或涉足矿山来得更快一些,他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利用各地经营城市的热潮,专注于市政材料。做市政材料好处在于不需要太多技术和资金,基本没有安全事故。不是竞争的最热点,不容易被盯上。
选择茂云作为公司的前期主要业务的原因是对侯卫东的办事能力和人品放心,将市政材料公司的第一单生意交到茂云,绝对不会出问题。
喝了两杯小酒,谈了些与官场有关的话题。两人分手。
侯卫东走回小区。
洪昂走回自己的小车,等在车里的不是单位的驾驶员,而是自己的侄儿。
“舅舅,事情谈得怎么样?”
“这事不需要谈,只是给侯市长说一声。你隔几天到茂云去找沈东峰,把公司资料交给他。”
“茂云有很多工程。既然舅舅与侯市长关系这么好,我们还不如直接做大工程,何必弄地板砖、路灯、绿化树木这些边角余料。”
“别小瞧了边角余料的利润,边角余料用量大,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