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前摆个煮的玉米,听里长的保证,露出笑容:
“推广好办,百姓缺少一个兜底的保证。
跟百姓说,种的产量低于其他的作物,就补贴。用田赋来补贴,不直接给钱,直接给钱,百姓若发现补贴得多,干脆不好好种了。
咱以前就是种地、放牛的,咱太知道那些人咋想的了。
最初收发芽的麦子,用来酿啤酒和做麦芽糖,按照正常麦子的价钱收。
咱后来给改了,你敢那么收,百姓就敢懒得收麦子,反正下雨发芽也能卖。
咱给调成了八成的价钱,百姓就不会专门为了卖发芽的而等发芽。
这个能吃了吧?方才太热,烫嘴。”
朱元璋说着用指头去碰煮玉米,玉米未成熟,却能煮着吃,现在也是割青贮最好的时候。
“陛下,其实煮玉米是这样吃的。憨憨你昨天怎么做的?来!”
里长放下心,介绍煮玉米怎么吃,喊憨憨。
朱闻天:“……”
他无奈地从旁边的锅里徒手捞出一根玉米,又拿起根筷子,对着玉米后面的地方插进去,吹两下手,一掰,玉米从中间断开,又拿根筷子,对前面端的那截后面插进去。
这才是煮玉米的正确吃法,穿筷子上,不烫手,但穿的人烫手。
不过在煮的时候留下外面两层玉米棒子的包叶,用它垫着穿就行了。
一般大人给孩子吃时就这么做,孩子拿根筷子找地方慢慢吃。
种玉米的人家孩子喜欢吃老一点的玉米,先用牙啃一排,接着拿大拇指搓粒,有的比谁搓一次连着的玉米粒多,基本上四个最常见,搓好的能搓八个到十三个左右。
农村的孩子不怎么愿意吃嫩的,一咬一股水,老的能多嚼几下,越嚼越香。
朱元璋一看,他也想学着做,他的手粗糙,他从小干活儿,之后打仗拿兵器,不是很怕烫。
“重八,咱给你穿,咱不怕烫。”马皇后那边拿起来筷子。
“妹子别,咱来。”朱元璋抢一样地夺过筷子,拿起玉米给穿上,一人半个:“妹子,给,这辈子不能让你再烫第二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