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喝几口酒,朱标与张路鸣说,大家都在努力帮着本地,本地的里长必须挺起来。
“太子殿下,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张路鸣表态,他又激动了。
“本宫看了,从河对岸过来的人只有一艘小船。
明日本宫命人在两岸建四个好点的木头码头,从其他地方买几条船。
你安排熟手cao船,遇到水大的情况,尽量不要摆渡。”
朱标想说百姓需要什么你才应该干什么,后来一琢磨,对方根本不明白,干脆说具体的。
“太子殿下,两个码头对着就够用。”张路鸣别的不晓得,码头他懂。
朱樉开口:“河流会冲,载重的船只在河面上需要向上游使劲划,空船贴岸边划则不费力。
四个码头是两岸上游的码头渡河向对面下游的码头走,然后再把空船划到上游码头。”
第449章 技术分拆模块化
当晚,张路鸣里长住在小帐篷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今日的经历太多了。
他可以跟别人说自己与太子殿下、秦王殿下一起喝酒,近距离的那种。
同时又感觉责任重大,酒是那么好喝的?事情若没做好……
朱里长则带着孩子们一起写地方建设的基本套路,知道写完有利有弊。
有的人拿到套路会按照上面的方法自己调整,再安排百姓去做。
有的则不管是否适合自己的地方,就全套往下搬,生搬硬套的那种。
前者利民,后者害民。
“憨憨啊!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适应所有地方?”里长心累,问憨憨。
来回走动看小伙伴们写的朱闻天抬头:“牢牢稳定第一产业,把发展第二产业当成助民之策,积极配套完善第三产业,在保民生、促生产……”
“停,憨憨,你这是把自己的责任摘出去了,我是说……”
“那没有,除非让我到每一个地方,我按照当地的情况亲自做。”朱闻天表示遗憾。
“我就纳闷了,官员咋那么笨呢?就是农业、手工业、服务业因势利导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