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早一天给十五贯,不好搬的东西值不值十五贯?不值的话扔给下丘村就行了。
换成朱闻天的话,他房契一签,当天就把重要的东西装箱子里面,雇辆车,把锅碗瓢盆一堆,走了,四十五贯拿来。
或者花两贯钱,找人搬,一个时辰全弄车上去,到外面再找新的地方。
“憨憨,五百二十五个学子考核完毕,四月初一把他们派出去,还有两天,孩子们怎么办。”
坐在前面的楼上,里长看着队伍不甩到街道上,满意的时候与学子们一样发愁。
朱闻天小声说:“好办,科举停了,上元县和江宁县的官学照常开。
先留一百个原来的学子在图书馆,把两个县的官学安排进来。
在哪学不是学?在图书馆里书多,并且提供食宿,关键能够天天领悟圣上题字的精神。
叫之前的学子带一带他们,不要小瞧没考上的学子,他们现在也是秀才。
考过乡试是举人,再过殿试是进士,比官学一般的生员强多了,他们那里最好也不过是秀才。”
朱闻天对此早有安排,人手保证够,不止生员在,还有官学讲课的人。
相信他们看到了孩子们整理的小故事,会很高兴。
里长点下头:“倒是可行,不然人手不足,雇外面的人来带孩子,他们又不识字。”
里长把现在的情况当成办学堂,由于科举停止,大的孩子要跟家人干力所能及的活儿。
只有小一些的孩子才放在图书馆,正好教他们。
等更小的孩子学会了,家里的大孩子显然也想学,再跟他们的家人说说,把大孩子送来。
“里长,选一部分愿意学医的孩子,孩子中不仅仅有男娃儿,亦有女娃儿。
再找太医院的太医或医博士教导,学习慢的让他们慢慢学,表现出天赋的,重点照顾。
将来咱们大明就会有很多医生,包括女医生,处理起妇科疾病要比男医生方便。”
朱闻天借此机会,把医学搬上来,孩子们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给人看病。
不学的话,永远没有,现在广撒网,找到好苗子,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