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他们还一定很高兴,赚钱嘛!不怕累,就怕累了也白累。”
里长自语了一句,开始写招工的告示,找本地人干活。
他自己冲在前面提出来的增加就业人口的优势,能说便能做。
先打个样儿,找人干活,提高就业率,带动周围百姓增加收入,盘活闲置人员,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下丘村从来都是如此,提出来什么之后,立即做出来,甚至先做好了再给朱元璋提。
包括修运河,不但说出来,甚至给硝酸甘油炸。
里长想着的时候把告示写好,贴到斜对面的门上,然后安排两个孩子站在那里,一男一女,跟童男童女似的。
结果一直站到中午吃清蒸螃蟹了,也没几个人过来问,识字的人看一眼就走,不适合自己干。
不识字的人一见两个身穿绫罗绸缎衣服的孩子,根本不敢靠近,旁边还有带刀护卫呢!
“里长,下午不去了,我吃完饭睡一会儿,起来学习。”
小丫头不干了,另一个少年点头,表示支持。
“行吧!我再想想办法。吃螃蟹,趁热。”里长给憨憨拿一个螃蟹。
工匠们则先吃猪rou炖芋头,芋头刚下来不长时间,正是吃的好时候。
若不与其他的东西炖,单独清蒸了蘸白糖吃也挺好吃的。
南京这里什么都有,荸荠、山药,包括陶罐都比别处便宜,人多需求量大,水运便利,一些常见商品的价格反而会降低。
同时一些稀少东西的价格又能很高,有足够的购买力。
工匠们不管东西贵贱,反正要先吃差不多了再吃螃蟹,他们觉得红烧rou比螃蟹好吃。
朱樉不在乎红烧rou,他盯着螃蟹吃,没人与他抢,他吃得便仔细,蘸一点三合油,眯起眼睛品味。
孩子们一人吃两个螃蟹就不吃了,赶紧吃完饭睡觉,想吃螃蟹现在的季节随时有。
朱闻天喝黄酒,耐心地抠着蟹rou,同时考虑蟹八件都长啥样。
带动一个县的百姓去捕捞螃蟹,最后制作出来的醉蟹很多,别人不想买怎么办?先把吃螃蟹的工具做出来,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