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朱闻天,朱闻天始终考虑事情,观察大臣,史料上的记载要对比着看。
然后他发现胡惟庸确实令人讨厌,至少他觉得不好,或许是资料记载影响了自己,但那不重要。
“这下可以很快把人工河修好,明年我们就可以用上,又不需要百姓参与,百姓继续安居乐业。”
朱闻天拿起个鸭脖子看看,放到嘴里啃,这玩意儿下酒和当零嘴儿最好,却不顶饿。
若是指望啃鸭脖子吃饱,舌头上一定会吃起水泡。
“事情越来越多,村子里的人要好好培养,快忙不过来了。”
里长抿一口白酒,眉头挤一挤,他发现自己整天需要惦记的事情太多。
“学习的孩子就行,每天帮着处理一些小事情,慢慢练,做不好的再教。”朱闻天倒是不愁。
第193章 寒露到来蟹子肥
“感觉今天早上冷。”朱樉昨晚回王府住,他不纳秦王妃,不代表他没女人。
明朝十六岁成丁,意味着能够撑起一个家,女子十三四岁嫁人的很多。
“殿下,今日寒露,早晚凉,白天倒是秋高气爽。”里长为朱樉讲解。
“寒露的时候有什么特殊吗?”朱樉不懂则问。
“螃蟹好吃,海边的蛤蜊此时挖出来最为肥美。”里长挑吃的说。
“好,我叫人去买螃蟹,蛤蜊怕是运来不易,走长江逆流而上,运到此地估计就死了。”
朱樉想吃螃蟹了,这东西富人吃的,穷人不爱吃,没rou,煮起来还费柴火,一个不小心吃坏了身子,无处寻医。
关键还需要陈醋、姜,额外增加支出。
“殿下想吃,买别人的不如咱自己捉,吃着放心,正好工匠多,叫他们编蟹篓。”
里长担心买的螃蟹不新鲜,旁边秦淮河,里面有河蟹。
“你们会编蟹篓?听闻是从宁国府传出来的,别处的百姓纷纷学。”
朱樉一听能够亲自参与捉螃蟹,开心起来。
“会,会呢!殿下可是知道宁国府的蟹篓从何而来?”
里长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