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欲搞事说秦王殿下与民争利,是不行的。甚至可以反过来说,秦王殿下忧大明钱荒之苦,祈祷上苍,睡梦时得仙人指点,获铜矿所在,掘之,果如此。
“正当这般,听闻有因寻矿而打斗死人的。”朱樉还真知道一些。
事情定下来,下午朱樉跟村民去原当铺,现有的楼无法加火墙,木头的。
只能在后面接个专门用来阅读的地方,选书、挑书时到前面,找到书了去后面看。
“殿下,家贫又欲借书而读者,可用户籍之册登记,规限天日,只应天府施行。
书籍损毁,当赔偿,无钱可陪,需以工整楷书抄录一份。
外来者,若借阅,以所住之地里长联名作保,居客栈者,客栈出保。”
里长与朱樉讲书籍外借事宜,不要押金,也不收借书钱,规定时间内还回来即可。
朱樉对此没有什么可说的,帮助没钱的读书人,应该。
他对其他方面有疑惑:“都借不买,怎么赚钱?把卖酒钱挪过来?”
里长摆下手:“图书馆从不以卖书为收入之源,读书人亦非皆穷苦,咱们卖周边。
没钱吃饭的咱给点吃的,有钱吃饭的,单独起个楼,让他们在楼里吃。
根据不同的人,咱们卖不同的印章、饰品、书签、安神香、读书单间、沐浴等。
若不是为了维护殿下名声,咱们甚至去找秦淮河的姑娘过来红袖添香,可惜……”
“不可惜,找,红袖添香好,雅事,对,让他们有钱的掏钱。”
朱樉摇头,可惜什么?允许的,姑娘赚的钱可以不要,姑娘陪着的时候得吃喝什么的,这个多收钱。
一时间朱樉头脑也灵活了,都是为了大明学子啊!与钱财无关。
于是里长不用再找人,秦王府负责修其他的建筑,准确地说是宫里,朱元璋支持。
然后从下丘村运水泥,要在这里建一个砖混的结构,拿竹子当骨。
试一下,看看究竟行不行,结实不结实。
若可行,宫中一些宫殿的非重要地方,比如必须有大梁支撑的榫卯结构木制楼不可以,其他的都试着用砖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