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头疼,过两年,宣城县的百姓收入超过其他县之和,岂不显得自己无能?
宣城县有下丘村带着拼命跑,别的县不会学一下?知府是干什么的?
自己已经找其他五县的官员来开会了,五县的官员抱怨没有大牲口借,更买不起。
“唉!”宋知府叹气:“宜长,你说你村子若没有制冰糖和其他的赚大钱的法子,怎么多种一茬地?”
“知府是说一个县吧?我村子最开始租,从其他村子租,一个县皆动,则租无可租,然否?”
里长现在跟憨憨学习,已经有大局观了,憨憨懂得太多。
“然啊!”宋知府承认,就这意思。
“管卖牲口的租啊!买牲口没钱,咬咬牙,租牲口租不起?
甚至宁国府可以出租牲口的钱,比如现在租,去开荒地,等深秋后种小麦。
小麦收时,他们还宁国府的钱,带利息,哪怕九出十三归,收完麦子一样剩很多钱,自己就能租牲口了。”
里长很自然地说出办法,百姓没钱,官府帮一把。
宋知府一听,连连点头:“是个好法子,九出十三归就不用了,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不得过三分。
每月三分,六个月一成八分,小麦收获可不止这些。官府又能减,减到月利一分。”
“知府所言极是,百姓有钱了,买东西就多,卖东西多则税钱多,每一次买卖多得税一回。”
里长从地方经济与税收关系说,最简单的一个,复杂的……憨憨懂。
第151章 金融浅谈夜灯明
官员们一起诧异地看这个朱里长,能出主意,又可知晓为宁国府多税钱。
“可惜天下之财有定数,钱转来转去还是那些。”一个通判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
“天下之财有定数,却不是现在的定数,亩产一石三斗麦子是定数乎?下丘村多得两斗,定数乎?
许是这地的亩产定数为一百石,我等只见一石五斗尔。
天下江海之水有定数,我等又用其多少?天下山峦有定数,开荒种田占几何?”
里长反驳,有定数,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