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暂时不撤,有人在吃饭,撤旁边的桌子不礼貌。
朱闻天跟小伙伴们再擦一遍桌子,包括桌腿,里长跟在他旁边:“还是穷人多呀!”
朱闻天扭头看里长,什么意思?以前村子很富有吗?
“如今大明立国不久,百废待兴,可这经世济民之道却玄之又玄、妙之又妙啊!”
里长背个手,仰头看天,转个方向,刚才面对太阳了。
“盆、拿。”朱闻天喊,帮忙拿盆啊,你望什么天?你想忧国忧民?你是里长,不是首长。
“哦哦。”里长转过来帮忙端盆:“我就是无聊琢磨一下,当大官的许是整天便想这些吧?”
“嘿嘿嘿嘿!”朱闻天嘿笑以对。
里长看看周围叹口气,继续跟着挪盆。
等最后一个客人离开,该收拾的就都收拾完毕,大家吃饭。
饭后孩子们小睡一会儿就起来背诵、书写,顺便喝点冷饮,买了大量硝石用来降暑。
朱闻天以睡觉为借口,躲在屋子里写东西,现在大明朝堂上的官员整天忙什么他不知道,他却知道自己要干啥。
‘推福建莆田晒盐法广予沿海盐湖及补正法’朱闻天写个标题,接着写内容。
眼下大明还有很多地方煮盐,福建地区亦有先煮后晒的方法,这个不够完善。
明朝中后期慢慢发展,才有了直接晒盐的全面普及。
他给提前拿出来,带有目的性的,并非专门提高盐产量,减少盐户劳动成本。
盐户当前为定税制,交上去多少盐,其他多出的盐算赚的。
看上去只要交上了就行,实际上朝廷早把每个盐户产盐的量统计出来。
如计件工作,大家一天每人平均干一千个,老板就以一千个为标准,让一个人一个月赚三千到四千元工资。
有人聪明,研究出新方法,一天干三千个,老板就把三千当成标准,让一个人一个月赚三千到四千元工资。
因此晒盐或煮盐对于盐户来讲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好处是少了火熏烤。
写完这个题本,朱闻天考虑下,又写一个,不过不打算马上送给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