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闻天有办法应对,为了吃,国人想出了很多招数,哪怕再小的鱼虾也可以做成美味。
想到此,他看向里长:“村子做鱼露,像酱油似的,用曲来做,可以缩短发酵时间,再用高盐做,过两年再吃。”
“好!”里长仔细想想,没听过,憨憨做就做,酱油村子已经吃自己酿的了,确实省钱。
并有大酱、腐乳、臭豆腐、醋,不过醋没吃,年头少,买别处年头久的,一买便买十几缸,好好保存。
用船运,村子所在的地方去当涂与宣城,皆有河流。
到宣城的是句溪,到当涂则是丹阳湖连长江的河,顺长江走一段即是当涂县城,就村子旁边的这条。
“今年和朝廷换种的时候,让朝廷多给几个地方的小麦,咱们标记好后种下去。
一个地方的种子种时间久了产量降低,必须与其他地方串换。
当今皇帝不允许百姓随意流动,只能官方组织串换,换一次能解决三五年。
最好是邻近的县相互换,太远的地方种的粮食未必适合本地,或许产量更低。”
朱闻天不去管朱元璋限制人口流动正确与否,种子得流动。
如今刚建国,朱元璋担心人跑来跑去闹事,正常来说百姓确实不会总往外走,只有买卖东西的时候才出来。
里长认真听,知道这并非村子的事情,乃涉及到整个大明,属于国策。
“牲畜与农作物一样,不能指望着一头种猪带所有的猪,再好也不行,种群会退化……”
朱闻天又讲起牲畜问题,他说给里长听,等到了观礼的时候,有人问里长,里长总得回答。
大明第一村的里长必须是大明第一里长,治村有方,懂得多。
‘噗嗵!’一条黑鱼突然蹿上来,直奔围在rou皮旁边喝油水的麦穗鱼而去。
“鱼!”里长大喊。
朱闻天手中抄网一摆一兜一缩,一条估摸着有四斤重的黑鱼被带上岸。
“黑鱼晚上也是咬口的,可惜太小,给村老做个汤吧!”
朱闻天掏出把小刀,在河边把黑鱼处理了,内脏分开扔到两张网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