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他其实在想中都建造的事情。
主要是感慨华夏工匠的牛逼之处,一些主建筑建起来后,朱元璋进去呆着,听到了兵戈之声。
中都的建造都是有图纸的,工匠按照图纸来造。
在造的过程中,还能利用小手段把风声给模拟成战场上的动静,关键是时刻都有。
即建筑图纸不变,不管哪个方位有一点气流流动,都会给主殿造成那样的影响,这个厉害不?
让他那个时候的土木工程教授试一下看行不行?没有计算机。
就是按照正常的图纸,然后调整细节,达到这个要求,否则就不用朱元璋进到殿里后才感受到。
朱闻天想救人,这工匠得牛逼到何等程度?然后一群顶尖的工匠配合。
这是飞机进行风洞测试吗?如此人才,得拿到手里才安心。
第102章 水师安排牛更需
一场春雨后,天慢慢变暖。
下丘村人的忙着种菜,粮食要吃,菜亦不能少了。
而干旱的地区则滴雨未落,百姓们从井里摇水上来浇灌冬小麦,比往年辛苦多了,却依旧坚持。
他们一边挨着累,一边还要感谢朝廷,没有去年朝廷的强制命令,今年会饿死人。
朝堂之上的朱元璋倒是老神在在,今年依旧去打四川的明玉珍,有了大量水井,大明财政压力减轻。
群臣根本不知道具体情况,倒是新当上左丞的胡惟庸心中有所猜测,几次侧面跟朱元璋打听是谁知道的那么多地方干旱。
朱元璋怎么可能与他说?总是换个话题揭过去,反正不可能告诉他有个村子住着高人。
朱元璋在庆幸,多亏相信了高人的话,不然一大片地方冬小麦被旱死,人口必然减少,免去田赋又有何用?
另外他从市舶司的夷人手中赚到大笔钱,对于攻打明玉珍信心满满。
待下朝后他找来朱标:“写信否?”
朱标点头:“昨日连着碱一同送去,父皇欲建大明水师?”
“如今钱多,建了水师可应对倭寇与民间私贸,不然养水兵无数,徒耗钱粮,我大明眼下之敌在荒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