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也没生气,经过周瑞家的一逗,心里的郁闷反而去了七八,舒爽了不少,叹道:“也不知道那王将军是不是要回来,想要是要回来了,否则老爷们何必专门吩咐。”
周瑞家的又聊了几句,然后才出去找晴雯。
那一边。
贾琏匆匆离开,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媳妇长得好看,性格要强,倒也觉得稀罕,时间久了,贾琏就守不住,事事都要强,谁才是爷们?
经过月门,走了几条长廊,来到了书房。
书房里不止一个人。
贾赦、贾政,贾珍都在。
贾琏低着头,大气不敢粗的走进屋子,看到他进来,贾赦连忙问道:“事情跟你媳妇交代清楚了?”
“说好了。”贾琏垂手竖立,像个下人似乎。
贾赦突然一声呵斥“出了错,拿你是问。”
贾琏吓了一跳,委屈的嘟囔,“当初不急着去清出那庄子,又不是缺那一处,非要急着,如今又变了卦。”
还敢顶嘴。
贾赦上去就是一耳光。
打的贾琏都快哭了。
“好了好了。”
一旁的贾珍反而来劝。
贾政看的摇头,叹道:“这京城越来越不是人呆的地方,我准备找机会去外地躲几年。”
贾政可以躲,因为他选择的路不同。
读书很苦。
贾赦当年没选,贾珍更不会选。
但也不得不承认,读书的确是一条好路,而贾政也的确很勤奋,不光自己读书,还催促儿子读书,有了孙子,孙子也要从小读书,不光要读书,还要刻苦读书,时刻的检查。
贾政一般不会打儿子,只会呵斥。
唯独在儿子读书的事情上,如果儿子偷懒就会动手。
他们这等人家,生来就是富贵之乡,有几个子弟是能沉下心去读书的,还真得像贾政这样才行。
贾赦自问自己没有贾政的刻苦之心,也没有贾政教育子弟的耐心,只能靠着贾府的关系,努力的去维持旧有关系,希望在军队扎下根基。
他们贾府当年不就是如此,两兄弟在金陵军中当军官,靠着战场上的战功走到今日的地位。
自己不用像先祖一样,毕竟贾府地位高,所以自己靠着贾府的门楣去笼络军方的军头,自己是他们的头,也是一样的效果。
目前最紧密的是平安州。
保定府安州,当地人称平安州,虽然不是京营,可也是最接近京师的军队,变相的拿回贾府原来的东西,只不过是往外移了移。
都想往外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