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只是换了一个人。
可气氛为之一顿。
总感觉变得不同了些。
黑脸老汉与他的徒弟们更是早已面色大变。
几名徒弟甚至有点腿软。
先前在外头见到的士兵,与这时操演的士兵,气势完全不同,此时登上高台,全军瞩目,杀气冲天,如何不惧。
黑脸老汉的徒弟们不提,黑脸老汉常呆在禁军,虽然只是教授武艺,却也长年累月的见惯禁军操练,各种方式也见过,唯独此处格外不同。
这么多旗帜,锣鼓等等,把军队操练的像戏班子的精细。
这是要张飞穿线吗?
“升主旗。”
王信仿佛变了个人。
神鬼莫侵。
生人勿进。
旗兵和令兵紧张的发抖,此时的都司,完全不是一个人,谁也不能出错,否则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关键是没人敢不满,也没人不满的起来。
当主将五方旗升起。
五哨俱动。
这个时候,王信扭过头,看向身边的老汉,一副公事公办,严厉的口吻问道:“陈教头,我这军营虽小,却五脏俱全,如果陈教头有真本事,这河西小营就托付给陈教头了。”
京营与义务的矿工不同。
矿工过得苦,生活所迫,终归是打份工而已,了不起不干,大不了饿死。
而京营的士兵长年累月被使唤,想躲也躲不了,逃兵被抓住是要杀头的,被各家当做下人,甚至不如下人,连奴隶都不如。
毕竟京营士兵属于朝廷的,官员们不用白不用,用了不心疼,各家的人往死里使唤。
所以王信早就发现。
京营的士兵几个月来,仍然缺少了一股精神气。
奴性太重。
这样的军队,光靠待遇提高没用,只会令他们会把旧的习气依然保存下来,然后影响给别人。
怎么办?
练武。
强身健体,一身本事,精神焕发,恢复自信,这就是因地制宜。
兵无常势。
怎么可能只是指战场上呢。
既然当了兵,任何时候都是战场,任何时候都是兵法。
当然。
练武很苦。
但一个奴性重的人,只有通过练武这种类似的,脱胎换骨的苦,才能结束身上的奴性。
所以王信要请最好的武师。
越厉害,越有名,效果越好,才能给士兵们带来更充足的自信。
恢复精神气。
才能做一个好兵。
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