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营那边常打交道的是我兄长贾赦,我也不太好插手,不过我倒是要问一问你。”
“政老爷请问。”
自己去找贾赦,大概是连人也见不到,而且自己也不想和贾赦有太多牵扯。
贾赦这样的人,王信见过许多。
他们的人情,很多人愿意还,不但愿意还,还更愿意保持长久的利益关系,但是自己还不起贾赦这种人的人情,所以才来见贾政,而不是去见贾赦。
所以王信很客气,并不是因为贾府,而是因为贾政。
“值的吗?”
王信愣了愣,瞅了眼贾政。
“此人还是你的对手吧,浪费一个人情,值得吗?”贾政抚了抚胡须,没有看王信。
原来如此。
王信笑道:“小子只是个当兵的,太多的规矩小子也不懂,听大人们的话即可,林公在扬州经常教诲小子,使小子受益匪浅,而小子也知道,哪天如果要用小子,必是诸公动用兵戈之时,小子又非得依靠张灿这样的人才行。”
贾政锁眉片刻,然后松开,好奇问道:“你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王信这下真不懂了。
见状,贾政也不管王信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淡然道:“浙江局势微妙,有说打了胜仗,有说打了败仗,众说纷纭,朝廷也有人弹劾浙江总兵罗明,这种局势下,我认为你还是老老实实呆在京营的好。”
不应该吧。
如果打了败仗,刘通的士气怎么会没有影响,反而上升了呢,什么环节出了问题?
见王信没说话。
贾政以为王信想要回去东南,不满道:“你忘记你是怎么离开扬州的?如果不是林如海保你,说不定你已人头落地了,何必又去蹚浑水。”
王信叹了口气。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
自己想要太平,也想要当个太平人,又为了太平,所以才去剿倭。
“你年纪轻轻已是都司,堂堂四品武官,将来有了儿子,哪怕其再无出息,也能是个九品的白名舍人,何况你才多大?”
贾政继续劝道:“未来参将十拿九稳,总兵也未可知,到时就是起居舍人,通事舍人,但凡出息些,子承父业何其容易。”
从四品以上的武官,其子弟可以获得舍人的身份。
分别是九品的白名舍人,八品的起居舍人,七品的通事舍人,六品的中书舍人。
当官的好处,是老百姓体验不到的。
这就是跨越阶层。
除非子弟实在不成器,连自身的优势都保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