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
队长三十几岁,那都司说队长是光棍,却不知是因为队长平日照顾兄弟们,队里几十号人,以前有逃的人,后来见队长好,别人也要过来。
占队长便宜。
所以他们队的人倒是不少,足有二十七八人。
别的队只剩五六个的都有。
便宜占多了。
总有几个人还有良心。
剩下哥老几个,凑合着过吧,活一天算一天。
听到兄弟们一个个的抱怨,齐山念越发握紧手里的麻绳。
一侧朽烂的窗框像豁牙般悬在墙上,沿河那排营房最是凄惶。
营外。
周边的商贩纷纷观望。
昨天突然来了一帮军士,把这早已荒废的角落重新收拾,没想到今天一早又来了。
“这帮当兵的发疯了,干起活来如此卖力。”
“肯定是有大人物来巡视。”
“巡视这里做什么?”
商贩不可思议。
众人你一言我一言。
运河水汩汩南流,驮着姑苏的绸、临清的砖。
运河上的普通船只不能进入京城,无论是商船还是货船,或者其他的船,终点在通州,只有少部分的乘船,或者官船才能继续前进。
因此通州的码头非常的热闹。
沿河好几里。
左镇在通州东,右镇在通州西,运河通州段呈“人”字形,“尖尖”刚好绕着通州,右镇的主营区靠着通州方向,因为兵丁的逃离,以及派去官员家打长工,所以沿西这边许多营区空置。
外面做生意的是小商贩,沿着街道做点小买卖,不敢侵占,偶尔抽空藏里头三急,所以杂草越发茂盛,蚊虫也多,这些年下来,越发荒芜。
运河,船上。
“终于回到京城。”
两人立在甲板,看着岸边的景物,一人感叹。
另一人说道,“带回来的古玩全是精品,大老爷与二老爷定然满意,园子里算是布置成了,程老先生这回帮了贾府大忙,二老爷不定多感谢您呢。”
闻言,程日兴笑道,“当初周瑞告诉我,说他的女婿冷子兴在金陵那边做古董生意,我才知道你,也幸亏有了你,我去金陵置办古玩才方便了许多。”
冷子兴内心得意,面色不变,暗自炫耀道,“我一介商贾,能出多大力,主要还得是贾大人出手。”
程日兴是谁。
早就看出冷子兴的心意,却不点破,反而顺着说道,“那也是因为你和贾大人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友交于微末之时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