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就看衡州府的南方,围绕常宁县这方产银大县,愣是自然聚集诞生了二十多个集镇,可见因为一处银场就让这里的民间商业到底有多么兴旺。
“那桂阳呢?”聂宇接着问道。
常宁会产银,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这里最早的时候,就是桂阳监的辖地,盛产银矿、铜矿,专司冶铜烹银铸钱。
到了明清,常宁才被从桂阳分离,因为太强大了,那么多白银铜钱聚集在一个桂阳手里,万一要是冒出反贼就糟糕了。
左观澜说道:“那支桂阳的义军包围了桂阳州城,见到我汉兵南下后,还意欲与我军为敌,现已被李千总击溃,南逃嘉禾县。”
“桂阳知州见到乱兵被我大汉击溃,主动献城投降,并献出桂阳银场与烹银冶铸之法,现正在搜集工匠官员,准备前往银场接收学习。”
左观澜说的简单,但实际上的军情详细,与安仁县的杀尽王也差不太多。那位“桂阳大将军”陈洪,自觉也是大将军,聂宇也是大将军,两边应该是平起平坐的地位。
陈洪作为后造反的,尊称聂宇为兄长大哥,这是懂规矩知进退。
可汉军却强行从他嘴里头抢肉,把他围城了好多天的桂阳州,硬要拿过去,关键桂阳知州还派人,愿意跟汉军请降,反而不愿意投降他。
这让陈洪十分恼火,脑子一热就跟汉军打了一仗!
该说不说,陈洪这大将军好歹有些真材实料,也可能是因为他手下的军队构成跟杀尽王的乌合之众不同,他的军队都来自于银场矿工。
矿工最大优势,在于纪律性够强,变成了义军以后,战斗力对比其他乌合之众的义军,明显不是一个档次。
至少,桂阳义军看的懂旗号,能做到最起码的令行禁止。
但也只有如此了,陈洪自觉自己有点实力,结果汉军给他好好上了一课。
从武器兵甲到军队素质,再到战力士气,全都碾压式击溃了陈洪的桂阳义军。
聂宇看完军情详奏,说道:“工匠倒是不用着急外派,我这里有一份新的冶炼法,可以将银矿、铜矿进一步冶炼出来,也能用于一些废矿渣中的银铜二次回炉,还能让白银、铜钱的质量提高。”
汉军这一次南下,一路打通长沙、衡州,扩张到了桂阳,实际上已经有些消化不良。
如今,桂阳银场到手,也把东南两面的义军,给成功打疼,接下来短时间内,应当是不会再起什么大的冲突。
南边的扩张可以先停一停,战略中心先转回湘西,还有内政经济也都该搞一搞了。
汉军自起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