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歹保住小命了。
拿下衡州府城,聂宇又去专门拜访了一下石鼓书院,这次倒不是去搞政治作秀。虽然石鼓书院也位列四大书院,但聂宇真的就只是去看看,瞻仰一下这处书院还存世的地方。
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年,衡阳保卫战中这处书院与衡阳的许多建筑一起,遭到小鬼子炮火轰炸,尽数付之一炬,仅存部分石刻。
相比起岳麓书院那次,明明隔了不到一个月,石鼓书院的山长却是亲自出来迎接聂宇。
同为四大书院,岳麓、石鼓还是有很大差距。
岳麓书院山长都归顺了汉军,这其中的政治含金量,不亚于清廷的退休宰辅中堂,专门出山来襄助汉军反清。
毕竟,可能连清廷的退休中堂,都可能在岳麓书院求学过,也是里头的学子之一。
这可不是尬吹,曾国藩、左宗棠、蔡锷、程潜这些历史名人,可都是岳麓书院毕业出来。
石鼓书院的主动归附,聂宇手里至少暂时是不缺识字的人才了,有了岳麓书院作为榜样,那些士绅大户对汉军也明显没那么多抵触情绪。
……
汉军进驻衡州府城的第三日,左观澜拿着一份整理好的档案,跑来见聂宇了。
左观澜说道:“大将军,这不看不知道,一看才发现,这衡州府的财政,早已经亏空的不成样子。那田知府说的没错,他确实算是个清官,而且还是个十足的倒霉蛋。”
“为什么这么说?”聂宇问道。
左观澜说道:“因为这家伙被自己的前任给坑了,他的前任在衡州贪污敛财、横征暴敛,以至地方财政亏空严重,不到一年就被清廷发觉,那前任知府被摘去官帽问罪,他则来接了这个烂摊子,连带亏空的银子也不知去向。”
什么不知去向,纯粹是送给了达官贵人,而乾隆也懒得彻查太过,因为银子最终都会回到他手里。
议罪银议罪银,本来就是贪官负责贪污,乾隆过来分红。
万岁爷拿大头,满洲权贵拿小头,贪官们喝口汤就行了。
如此,大家全都有的赚,抓了这衡州知府,也是对方太不知分寸,贪的太过头了,不懂得细水长流。
聂宇疑问道:“所以衡州没银子了?”
左观澜摇头:“银子、粮食都不多了,如果把今年的下税收上来,应该还能回利一些。”
聂宇心中暗叹,得尽快联络那些徽商,把现代私盐生意给搞起来了。
不做生意,纯靠打仗抄府库,这银子完全不够了。
士绅们倒是有银子,但是汉军已经分了士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