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宇也不立刻回答,微笑着开口问道:“诸位都认为我汉军应该南下?”
“大将军,请下令南下吧!”
连着都察司执掌官在内,在场汉军文武全都齐刷刷起身拜下。
“好!那就南下吧!”
大将军点头了,南下大战略正式敲定。
接下来,会议继续召开,商讨南下的钱粮军需消耗,还有火器弹药的储备,民夫、船只、骡车等征调,总之一切为了大战服务。
从上午一直议事到了下午,连午饭都是在议事厅食用,吃的挺简单,只有四菜一汤,家常便饭。
那些文官对此倒是颇为惊诧,没想到堂堂大将军,坐拥三州之地,麾下拥兵数万。虽没称王,但也算一方枭雄诸侯,居然平日里吃饭还如此简朴低调。
嗯,聂宇保持后世的饮食习惯,就吃四菜一汤,还有两道是素菜,在手下文官的眼里,已经算是相当简朴低调了。
毕竟,咱们大清的皇帝,动不动就一顿饭几十、上百道菜,这不是慈禧老妖婆的专利,而是大清皇室的传统艺能。
用更专业的词汇,这叫“万岁分例”,就是清朝皇帝饮食,必须得有这几十、上百道菜的排场,否则就是违背祖制。
其中,包括风评最好的雍正,人家标榜勤政节俭,但在饮食上可从没削减过“万岁分例”,连带还会在常餐外各种增添,光是饮食用度上比“人间富贵”乾隆都要奢侈。
这实际上也是出于统治需求,吃那么多菜不是为了吃菜,就是为了铺张浪费,形成高汉人皇帝一等的政治排场。
(别说我尬黑,满清的一切制度,包括饮食菜品数量,实际都是为了铺设森严的阶级体系,让汉人士绅形成压抑,不敢造反)
经过一天的商定,南下战略总算定下。
正式的出兵时间,定在了五月底。
因为要等税粮入仓,还有征召民夫、船只和骡车,以及召回散出去剿匪实战的军队。
光是军队的召回,就了不少时间,召回以后还要重新整装,拉到军营校场集中操练一段时日。
主要操练新军与火炮营、掷弹营、弓弩营,还有新设立火铳营之间的协作配合,不说各军如同整体,起码也得练出跟清军九进十连环大阵差不多的战斗力。
清军的这套大阵呆是呆了点,但能经久不衰,也确实证明了它的战斗力。
全赖火器犀利,那只要汉军火器比清军火器更犀利,同样的阵法下,清军只能被打的满头包。
“这就是我大汉的军队,果然是气势磅礴!”
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