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国求荣,早晚会遭天谴的!”
衙门里传出了县令声嘶力竭,又带着些癫狂的谩骂声。
“好了,别再喊话了,直接把衙门撞开,里头的人死活不论!”
有士绅忍不住了,本来还想着活捉县令,可现在多耽误一分钟,那就多一分钟的风险。
投降归投降,有功劳肯定比没功劳来的保险。
至于县令,死了的县令虽不如活着的值钱,但也总归是颗县令脑袋。
凑活用吧!
“嘭!嘭!嘭!”
好几个家奴上去齐力对着衙门便撞,因为大清的官员普遍喜欢立清廉人设,同样也是为了讨好好面子的乾隆皇帝,所以衙门通常都弄得很破,没几下这朽木衙门就给撞开了。
“啪~嗒~~!”
衙门刚破,正围在县令和典史身边的十几个衙役,便一哄而散。
这些衙役属于罗时暄最后的班底,全是他亲自施恩笼进衙门里的亲信,其中不乏有几个三脚猫的练家子。
只可惜,再怎么亲信,再怎么练家子,能保着他们在衙门对峙,一直到衙门被破才跑,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眼看着朽木衙门倒地,自己身边的那些衙役护卫逃散,仅有刘典史在身边站着未动(已经吓到腿软了)。
外面,是一大群如狼似虎的家奴拎着刀走进来,目光看到自己,仿佛看到了金银财宝摆在面前。
“大清……大清……”
罗时暄心中恐惧之下,居然生出了幻觉,好似看到了大清如同这朽木衙门,山河破碎、大厦将倾,而满朝忠良也如身边衙役尽皆逃散。
罗时暄刚想自刎殉城,好歹留个忠臣名声,顺带保住远在外省的妻儿老小。
“哎呦!”
身后一脚偷袭过来,罗时暄吃痛之下伏身趴地,手里的长剑也摔在地上。
而后被旁边的刘典史快步捡起,指着地上的罗时暄就喊道:“我抓住了县令!我抓住了县令!”
好家伙,有狗官抢人头!
这么多士绅大户冒着风险,纵火烧城,制造混乱,就为了献城投降,结果活捉县令的头功,就这么飞了?
“快抢啊!那可是头功!”
“抓住县令,死活不论!”
“还有典史……”
几个士绅一声令下,其他士绅也反应过来,连忙指挥、甚至干脆亲自领着家奴们上去抢人头。
是真抢人头啊!
刘典史一下就被撞翻在地,好几只大手怼着他就抡了过来。
“等等,我抓住了县令,我也要反正,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