粹汉人组成的军队,是既被清廷“倚重”,又被清廷所忌惮。
因为绿营兵力太多,还全部都是汉人,万一要是造反了可咋整?
如今已是乾隆六十年了,大清的三朝宿敌准噶尔汗国早就已经灭亡,而一直敌对的沙俄,同样也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努力斡旋(尼布楚割地)下,逐步恢复了“朝贡(乾隆自称沙俄朝贡大清,但其实不是)”贸易关系,所以几乎已经算是没用了的绿营,也在近几十年里迅速腐化。
包括清军的边镇绿营在内,大部分的绿营部队,战力与待遇都是下滑的厉害,三五天一操练那是常态,不操练的时候不给粮饷更是合理,甚至到了大操的时候,还会故意克扣贪墨军队的粮饷。
反正你不当兵有的是人当,真跑了,也正好方便上面的把总、千总吃空饷,把士兵练死了就更没关系了,士兵的命算个屁,死了就死了,抚恤金都不够给千总大人买一房小妾的。
就算朝廷哪天要征兵打仗,这些吃空饷的清军将领也可以去地方强征民夫,靠民夫勇营来填补军队的空额。
正是因为清军绿营的糜烂腐败速度,超出了清廷的预料,也超出了白莲教的预料,所以本来应该旋起旋灭的“乾隆-嘉庆”白莲教叛乱,就这么从一把野火,几年间便烧成了波及大清南方各省的滔天大火。
这场大火最后是怎么扑灭的?
很简单,靠汉人大地主,因为清廷无力镇压,绿营腐败、八旗更腐败、蒙古八旗同样不堪大用,走投无路的清廷被迫给汉人大地主让步,给他们放权……
“给我也来一碗饭,再来俩馒头。”
聂宇也不客气,他中午还没吃饭,就是为了来兵营里赶上一口热乎饭。
跟士兵同吃同住,这个办法很老套,但胜在方便好用。
聂宇也没什么跟军队打成一片,给军队洗脑的经验,那就只能是开始就跟着一起操练,跟士兵们吃同样的伙食,甚至都一起蹲着吃,吃饭的时候说说话、唠唠嗑。
几天下来,不说完全打成一片,那也能拉近关系,让士兵们记住他,记住他这个给他们饭吃,给他们分田落籍的大将军。
聂宇手里拿着馒头,边吃着边与何顺安他们吩咐道:“我看今日的饭菜就很不错,以后便都按照这个标准来,不用想着省钱,大将军府缺了什么,也不会缺了士卒们的衣食。”
“大将军放心!末将等一定从严监督,绝对不会让下面的军官、伙夫有克扣军粮,而误了大将军的反清大计!”
何顺安听懂了聂宇的言外之意,连忙拱手保证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