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道长大成才,效忠郗氏,光耀门楣。”
朱杭欣慰地点了点头,带着朱肖下了牛车,准备踏入北府军位于城外的大营。
暴雨之后的土地极为松软泥泞,可营地之内多是武人,在他们眼里,再泥泞不堪的土地,多走几次,也便能踩得严实,他们并不在意弄脏腿脚,也便并未在所有地方都用木板、石块等物铺设临时道路。
前几日的动乱中,世族给北府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将士们心里存着气,因而故意将朱杭的牛车引到了一处泥泞之地。
朱杭冷不丁踩在这般的土地上,鞋袜瞬间便被弄脏。
一旁的将士笑着递来两根树枝,看似真诚地道歉:“还请您见谅,军中都是粗人,没来得及铺设道路,真是抱歉。”
朱杭心中自然不会不气,只是纵然气愤,又能有什么办法,本是朱氏做错了事,如今作为战败的罪人,又有什么资格与之争论?
于是他笑着接过了树枝,连说了两声不碍事,又将一根树枝递给朱肖:“阿肖,你看这满地的泥泞,心中有何感想?”
朱肖懵懂地摇了摇头。
朱杭苦中作乐地笑说道:“你已学完了《毛诗》,岂不知‘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这句诗?”
“啊?”朱肖不明白朱杭为何突然提起这个。
“郑康成家中奴婢皆能读诗,康成曾惩罚一名辩解过错的婢女,将其曳于泥中。另一婢女见此情状,问此婢曰:‘胡为乎泥中?’婢女答曰:‘薄言往诉,逢彼之怒。’”2
朱杭说到这里,自己先笑了两声。
朱肖捏着拳头说道:“都到了什么时候了,您还说这些笑话?”
朱杭摇了摇头,自嘲地说道:“我说这笑话,岂非恰逢其时?这泥泞弄脏了我的衣衫鞋袜,可殊不知,早在二郎发兵的那一瞬间,整个朱氏,便已深陷泥潭之中了。”
他瞧了眼旁边将士懵懂的神色,弯腰为朱肖整理衣领。
朱肖正惊讶祖父为何如此,却听他压低声音,用仅能由他们二人听到的音量说道:“北府军纵然骁勇善战,可这些将士竟连如此简单的掌故都听不懂,更遑论处理政事、纵横朝堂。郗氏女郎绝非池中之物,日后定然会需要一群效忠于她的士人。阿肖,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郗氏女郎的行事,日后在朝堂上博得一席之地。如此,祖父便是在九泉之下,也能够安心了。”
那股陌生的不安,再次萦绕在了朱肖心头,他惶恐地与朱杭对视,清楚地意识到,冥冥之中,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正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在祖父的主动推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