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必会帮着周全一二,是以在下并不着急回去,可以好好听女郎的吩咐。”
“倒不必如此客气。”郗归微笑着说道,“南星,去告诉潘忠,船晚点再开,我与温家郎君有事相商。南烛,准备笔墨,待会我说的话,你一一记下来,回头送给兄长一份。”
“是。”
二人领命行动,温述有些诧异地问道:“郗侍郎也要去三吴吗?”
郗归轻轻颔首:“高平郗氏的儿郎,岂有不上战场的道理?”
温述点了点头,心中却思忖着:“对我而言,若是郗途也一道去三吴,自是比直接对着北府军中那些人打交道要容易得多。可郗途若是去了,那我能够得到的功劳,势必也会变少。”
“怎么样,温郎?你想好了吗?要与我兄长一道前去三吴吗?”郗归不紧不慢地问道。
温述看向郗归恍若并不在意的神情,终于下定了决心。
无论去三吴的结果如何,总好过在建康白白苦熬。
再说了,眼下这个情形,台城还不知道要斗成什么样子。
司马氏与谢氏之间、圣人与琅琊王之间、还有谢氏与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之间,尚有一摊理不清的烂账要算,如自己这般的“招祸”体质,还是远远地躲开吧。
于是他痛快地答道:“愿为女郎效劳!”
对于这个回答,郗归并不觉得意外。
她轻轻颔首,接着问道:“眼下三吴形势如何?可有新的消息传来?”
温述听了这话,不由叹息一声,面色沉重地答道:“整个三吴都乱作了一团,孙志用兵,可谓飘忽之致,其徒众四散于野,如同水流一般,官军根本无从措手,更不必说溃其中坚。”
“这孙志倒是个难得的人才,可惜了。”郗归沉吟着说道。
事实上,无论是孙志的用兵之法,还是他那所谓诳惑百姓的举动,郗归都很是欣赏。
孙安之乱前年才刚刚平定,短短两年的时间,孙志竟又聚集起了如此之多的一群徒众,掀起了这样大的祸乱,谁能不叹一句有本事呢?
只可惜,他忘记了一点,行军打仗与传教不同,军队是需要纪律规矩的。
孙志一味想着壮大徒众,对于各色人等来者不拒,又为了凝聚人心,刻意放大徒众心中的怨恨之意,引得他们无差别攻击世族和商户,掠夺各色财产,以至于乱子越闹越大,竟到了无法收场的地步。
听温述说,如今会稽境内,有些贼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竟比山匪还要凶狠,以至于不少百姓纷纷倒戈,自发结成帮队,一面对抗官军,一面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