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岑死后,郗家再无将才,谢瑾想象不到,这支军队还能投向谁的麾下。
抑或是,桓氏仍不甘心,想要占据这支流民军?
郗归并不在乎谢瑾眼中的疑虑,她径直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北府后人可以参军参战,但绝不能够改旗易帜。”
郗归看向远处忙于救灾的刘坚等人,继续说道:“这是郗家的京口,郗家的军队,你不能在夺去我阿兄的权力和希望后,再夺走他唯一留给我的东西。这支军队可以与谢家合作,但作为交换,我要伯父重任徐州刺史。”
远处传来了一阵欢呼,想来是将士们又救出了一户被压在房屋下的灾民。
谢瑾觉得今夜的一切都像是一场荒谬的梦境。
不该是这样的。
不该是这样的重逢,不该是这样的谈话,更不该是这样的陌生。
谢瑾早知道不大可能发生执手诉衷情的场景,甚至做了诸多郗归埋怨、痛斥乃至避而不见的想象,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郗归会半点不带感情地、这样冷静地与他谈判。
这冷静宛如对着陌生人,可这直白又透露出些许信任的影子。
谢瑾发现,自己竟然因为郗归的直言不讳而感到了些许欣喜。
谢瑾没有开口,郗归并不在意,而是不急不缓地继续说道。
“京口流民与流民军,无一不感念祖父的恩德。谢家如今势重,自然可以以利诱之。可这支军队如果背叛了郗氏,如果背叛郗氏的这件事被摆到明面上来,那么它就会立时分崩离析,失去它与生俱来的灵魂,失去它自在江北抗胡时便产生的凝聚力。”
“我想,你并不想要一支这样的军队。”
郗归说完这句,便不再开口,而是直视谢瑾,等待他的答复。
“太突然了。”谢瑾闭了闭眼,“阿回,这太突然了。”
他从未想过郗归会提出这样的条件,更何况,徐州刺史是个好位置,为了让太原王氏成功接任,他不知废了多少力气,协调了多少利益,才好不容易达到如今这样的平衡。
再者说,郗岑留给建康的阴影太重了。
如果高平郗氏重镇京口,不管是皇室、后族抑或是世家,都不会轻易松口。
谢瑾在脑子飞快地思索着,无论如何,他不想拒绝郗归。
一阵沉默过后,谢瑾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让子胤来京口就职,等再过几年,子胤资历深些,我便让他做徐州刺史,好不好?”
第53章谈判
听到谢瑾的话,郗归果断摇了摇头:“二兄太年轻了,能力也平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