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来了,他又来了,规模最大的网暴案
在新片发布会上,陈默谈到为什么要拍《搜索》这部电影,以及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和初衷。
“注意到《网逝》这部小说的原因,我早前说过了,因为我本人也曾经遭遇过网暴,网络诽谤,所以感同身受。
此前我和陈诗人一起争论过如何拍摄这部电影,他认为小说当中的结局太过绝望,所以如果是他,不会那么极端,而是希望能留给更多人思考的空间。
但是我或许是因为年轻吧,亦或者有切身的感受,所以我和他争论了起来。
被网暴者失去的是生命,那么网暴者是否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那些人为什么敢这么肆无忌惮地通过谩骂,诅咒,抹黑等等恶毒的言论去网暴他人?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对于绝大多数遭受网暴的人来说,维权太艰难了。
特别是最近,我听到的一件事”
陈默把关于女大学生因为一头粉红色的发色结果就遭到网暴,并且哪怕她已经开始维权,可是那些网暴者依然嚣张,恶意地继续网暴女孩。
甚至于导致女大学生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可是那些人依然不放过她。
陈默又突然问出了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躲在屏幕后骂她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一群法律意识淡薄的人?”
底下的记者们面面相觑。
陈默这个问题却是自问自答:“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我了解到的信息,一直追着骂了她很久的网友,本身竟然还是个刑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这个网友家中同样有一个90多岁的爷爷。”
“那他们又为什么要骂呢?是不是生活不如意?”陈默再次问道。
“也不是,有些人骂人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心情不好!对,仅此而已。”
“了解过这个事件之后,我突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被网暴选中的人”。
这世上最杀人不眨眼的凶器,便是人与人之间的敌视和偏见。
当人们免除不了敌视与偏见,这个社会就会一直生着野蛮与暴力的病。
正如癌细胞一样,网络暴力并非一出现就能够置人于死地,而是急剧扩散后,不断蚕食人们的理智、心灵,通过各种手段令人们心理失衡、不堪其扰,最终在看不到的地方,间接地、慢慢地吞噬一条生命。
任由网络抹黑、网络暴力蔓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网络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