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人类群星闪耀时
“世界分成两种,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任何理念的传递都要考虑时代背景。
别说现在和白宫的人讲世界是物质的,终究要靠物质上的胜利来取胜,哪怕到六十年之后,你跟白宫说世界是物质的,你想获得真正的胜利而非口头的赢麻,终归还要靠物质上取胜。
口号可以忽悠一部分人,但肚子是不会骗人的。
说的更准确一点,现在的白宫要务实得多,大家好歹能理解物质世界客观存在。
好歹想的是靠艾森豪威尔和尼基塔进行厨房辩论,靠展示物质丰富来定义谁赢,而不是靠对着报纸、电视喊话来定义谁赢。
“谁先登月,那么谁会获得精神世界的胜利。
而谁先在人工智能上取得领先,先达到那个技术奇点,谁将获得物质世界的胜利。
想象一下,工厂不需要人,机器会开足马力自动运转,汽车能够自动在道路上跑,商店的货架上会自动冒出商品。”
林燃给他们描绘的,正是不久未来人类能做到的。
从技术上来说,2020年,已经可以靠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类似从生产到运输再到搬运全部自动化的展示园区。
之所以没人这样做,是因为人力成本比机器更便宜。
“人工智能主导的世界下,苏俄领导的联盟还是一个高度指令化的世界,人工智能负责从生产、研发到运输的全过程。
当他们实现这些技术后,自由世界还能赢吗?
当东德民众不需要工作就能获得大量物资,他们还会从东柏林跑到西柏林吗?
反而西柏林的民众该跑到东柏林了。
我讲的固然是很遥远以后会发生的事情,但大家会认为我们在60年代完成登月后,苏俄就会认输吗?
精神世界的失败只是暂时的,它造成的影响会逐渐削弱,物质世界的失败才是致命的。”
越看历史越会觉得,从二战到冷战,除了两极对抗外,还有一条隐藏在水面下的主轴。
那就是由产业资本主导的西方世界,变成了由金融资本主导的西方世界。
集装箱革命会加速这一进程,人工智能所衍生的计算机技术同样会。
白宫的官僚们对林燃所说的很感兴趣,在仔细听完之后也很认同他的观点。
不过还不够。
从1963年的第一天开始,白宫陆续从全阿美莉卡各地找来了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ibm、德州仪器、仙童半导体的业内资深人士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