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亩,甚至都分不出南直隶去,杀光倭国男人,也不过让几百万士兵获得军功田,都分不出两京十三省去,要想把军功田分到河中去,估计得把周围能杀的全杀光。
这种扩张是很慢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这期间足以抵消这种因为向外输出人口导致的劳动力不足。
倒是北方肯定会出现这个问题。
但那时候就该上奴婢了。
那个军户捧着圣旨,带着对神皇的感恩膝行后退,然后起身离开,去圣旨赐给他的那块土地确立自己的权力。
当然,他那块土地原本所属的地主可能不会轻易放手。
那样……
那样他手中的燧发枪是干什么的?
这是神皇以圣旨赐给他的,别说是个地方士绅,就是知县,知府甚至以后的皇帝,都没有权力改变,所以不放手那就别要手了。事实上他们这些分在同一个县的士兵,会组团过去接收,任何试图阻挠的,他们都可以开枪,所以这实际上就是武装接收队。要不然这些土地的分割是个大工程,现在交给士兵自己组团去接收就简单多了,不给就排枪打过去。
他们会全力以赴的。
这样实际上把朝廷该干的交给了他们自己。
但正因为是为自己,所以他们反而会以最快速度完成。
不就是排枪打人吗?
我大清能在江南杀的人头滚滚,我大明御营一样也能。
而流水线作业继续,一份份圣旨被写出来,在盖章机器们手中变成了具备最高法律效力的圣旨,然后发给获得这些土地的有功者,成为他们世代继承这些土地的授权书。
因为兼具太祖高皇帝和神皇的双重身份,这种授权更带着一种神授属性。
这些获得者也不仅是士兵。
还有工匠。
商人。
甚至女人。
实际上女人还不少。
毕竟南京各卫军户里面男丁大部分都当兵了,这样在工厂制造军械就肯定要大量使用女工,她们根据类似积分的军功积攒制度,不少也已经积攒到了一份军功。
实际上也有儒生。
毕竟军中也需要一些文职,另外还有军医,甚至兽医,这些统统都可以根据各自职业对应的军功积分制度,积攒到一份后获得军功授田。至于将领们也有自己的积分制度,只不过他们的军功更多用于授爵,依靠军功升官,各级文官同样也有类似积分制度,一样也是绑定军功的。
地方官的升迁,一样是可以通过军功核算。
辖区百姓获得的军功越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