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之后,接下来福临母子会搬出已经住了快一年的皇宫并返回沈阳,并由济尔哈朗率领一万八旗护送,包括大量老弱妇孺也跟着返回。
吴三桂等人则重新回到大明,弘兴皇帝下旨以前蓟辽总督王永吉,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密云巡抚宋权,关门总兵高第等忠臣,于京城沦陷,崇祯皇帝为闯逆杀害,社稷板荡之际,毅然借兵剿寇,邀请清军南下光复京城,其功堪比郭李。故封吴三桂平西郡王,总督山陕军务,已经南逃的王永吉召还京城,封淮国公,入朝辅政,之前就已经投降我大清的宋权,高第皆封侯,并以宋权暂时代理首辅。
衍圣公同样留朝辅政。
其他我大清入关后投降,并被我大清重用的大臣武将,全都升一级任用。
依旧还是众正盈朝。
而作为盟约的主要内容之一,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接下来率领号称十万八旗驻扎北直隶及山东。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赐号摄政皇叔辅政大明……
毕竟弘兴皇帝和福临是兄弟,所以福临的叔父当然也弘兴皇帝叔父,他是福临的摄政王,也是弘兴皇帝的摄政王。
设明清联军大元帅,以摄政皇叔为大元帅,赐尚方宝剑,节制大明兵马,督抚总兵以下承制封拜先斩后奏。
但是……
剃发易服继续。
不论大清臣民还是大明臣民,都依然要留金钱鼠尾。
虽然这样依然会引发百姓的抵抗,但问题是多尔衮显然也不在乎这个,他要的是士绅的支持。
而后者支持他。
哪怕之前因为剃发易服不满的士绅,这时候很多也已经转变立场,改成支持剃发易服,甚至主动带着家奴,在民间为大清搜捕那些破坏明清感情的,说到底南边传来的消息太恐怖了。这时候南北贸易不断,尤其是海运畅通,杨丰在南方干了什么,不出一个月,就能传遍山东甚至北直隶,他逼着投降过的士绅,无论是不是与我大清合作的都跳城墙,他对给我大清当官的抄家杀头,甚至连再次投降的都不放过。
这事实上已经自绝于北方士绅,毕竟按照这个规矩,北方那些有功名和官职的可以说无一幸免。
全都得跳一遍城墙。
你这就有点丧心病狂了。
至少你得准我们再次投降,自古没有你这样的,胡虏都没你这样的,哪怕当年的太祖高皇帝也都没你这么残暴。
残暴!
太残暴了!
而他逼着南方士绅献土地之后,那就更是连最后一点投降的余地都没有了。
北方士绅不是南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