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后世皇帝,也只是给他守着家业,但还是他的地,既然都是他的地,他当然有权处置。
赐给你的才是你的,没赐给你的就不是你的。
“太祖爷,小的有祖传地契,官府发的,难道官府发的不是太祖爷发的?”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地主哭着,举着一把地契喊道。
“盖玉玺了吗?”
太祖爷说道。
“呃?”
老地主都傻了。
他一张地契而已,哪有盖玉玺的资格啊?
“没盖玉玺当然不算,朕赐给你们的地都要盖玉玺,官印不算,官员没有处置朕的土地权力,所有与土地有关的契约,必须有玉玺,否则无效。”
太祖爷很无耻的说。
所有抓着地契试图和他讲道理的地主全傻了。
臭不要脸啊!
“还有谁要讲道理,朕是很讲道理的,朕允许你们和朕讲道理。”
杨丰笑着说。
“黄册,有黄册,黄册为证,黄册是太祖爷下旨编写,总不能不算吧。”
一个老地主突然很激动的喊道。
“黄册,啊,对,黄册的确是朕下旨编写,朕可以承认,说出你的籍贯,朕让人去查黄册,若黄册上的确是你的地,那可以视为朕赐给你了,朕是金口玉言,既然已经赐给你就不会反悔的。”
杨丰说。
老地主刚想喊出籍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下子闭嘴了。
“说啊,说出你的籍贯。”
杨丰笑着说。
老地主悲愤的低着头。
“回太祖爷,他那些地都是官田。”
围观人群中一个喊道。
“太祖爷,他们这些查黄册都没用,太祖爷编黄册时候,那地都还不知道是谁的呢,那时候没这么多良田万亩的,如今这些多数兼并而来,且江南尤其苏松常等地多数官田,苏州府甚至大半都是官田,良田万亩者并非真田主,那田主还是太祖爷,他们只不过是租种太祖爷的。”
韩赞周赶紧解释。
查黄册是真没用的。
黄册是洪武二十六年完成,已经两百五十多年,那时候大地主极少,老朱强制迁移豪强这种事情,甚至一直持续到他晚年,一直到黄册编写前的洪武二十四年还强制迁移各地富民五千三百户入京城。在他这种持之以恒的折腾下,良田万亩的大地主虽然不能说没有,这个的确有些,但也没多少,而且就算这些当年的大地主,现在过去两百五十年,经历一代代分家,也早就不是了。
更何况苏松常土地多数是官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