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一琦心痛不已,这些火炮多时铜铁铸造,可以换做十几车铜钱啊。
刘招孙以为,将这些老古董送给杨镐,估计他会不要。
之前炸膛充分说明,这玩意儿在战场上,杀自己人远比杀死敌人效率更高,估计建奴拿去也不敢用。
考虑到浑江江流湍急,后金若不折损个百十号包衣,根本不可能把它们捞起来。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东路军运力有限,带上火炮,明军尸体就要丢在这化外之地了。
明军沿着浑江,缓缓朝南方走,走了一日,约行了四十里路。
晚上安营扎寨,马不解鞍,人不脱甲,刘招孙和家丁挤在一块睡。
忘了说一句,那个姜弘立带来的美姬,这几日穿着身鸳鸯战袄,戴着明盔,当做一名心腹家丁跟在刘招孙左右。
除了刘招孙,没人认得她是女儿身。
这位朝鲜美人,在目睹几场血战后,把刘招孙看做是父亲一样的英雄人物,渐有爱慕之心。
不过刘招孙却暂时没有金屋藏娇念想,这几日东奔西走,和鞑子搏命,义父又刚刚战死,他心思自然不在女人身上。
次日天明,大军又收拢了八九百溃兵,刘招孙下令砍了五十个人脑袋,杀鸡儆猴。
又是一队溃兵投靠。
“俺是马营的刘三儿,好多人在林子里迷路,吃的也不够,夜里黑瞎子还在吃人,有兄弟冻僵了就被熊吃了,咱命好,遇上了把总爷(刘招孙),把总爷真是活菩萨!”
刘招孙冷冷一笑。
“前日对阵,浙兵还在抵抗,我亲眼见你们几个先行溃逃,以至大军崩溃,留你不得,拖下去,斩了!”
行军第二天晚上,朝鲜弓手与白甲兵遭遇,爆发小规模激战,双方射死几人后,便脱离接触,各自消失在茫茫夜幕中。
从死去白甲兵背后小旗判断,是正蓝旗的巴牙喇,莽古尔泰还是不肯放过东路军。
刘招孙知道是莽古尔泰在试探自己,不敢停留,继续加快前进。
到第三天中午,夜不收禀告说宽甸方向过来一支明军兵马。
“白花花的长枪,头上戴着藤盔,不晓得有多少人。”
“白杆兵来了!”
旁边的朝鲜副将金应河从未去过蜀地,自然也没见过什么白杆兵,乔一琦向他解释。
“是一支西南的土司兵,不止在四川,西南各地都有,只是这支兵使用都是白杆枪,”
白杆枪是用结实的白木(白腊树)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