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却导致我大汉户籍减半,流民遍野,地方豪族横征暴敛,民不聊生!”
“即日起,大汉将不再实行募兵制,命卫王与宣威王平定叛乱之际,顺便在收复之地设置军户,成为生产建设兵团,让将士们即可守卫大汉疆土,也有地可种。”
刘据看着困惑的朝臣,又继续道:“同时对垦田的军队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对新开垦的土地每亩补十石粮!”
刘据的话声落下,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大臣们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惊愕与困惑之色,一时间,殿内议论纷纷。
石庆率先出列,他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疑虑,拱手道:“陛下,募兵制乃我朝沿用已久之法,如今骤然更改,臣恐会引起军队内部之动荡。”
“况且这军户之制,虽看似一举两得,但实施起来诸多细节尚不明朗,万一将士们忙于农事而荒废了武备,边疆之安危又当如何?还望陛下三思啊。”
桑弘羊也紧接着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地进言道:“陛下,老臣以为,这财政补贴政策所需的钱粮乃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若将如此多的钱粮用于补贴垦田军队,其他方面的发展恐怕会受到掣肘。”
金日磾担心道:“陛下,若取消募兵制,现在又战争突起,兵源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田千秋沉思片刻后,出列反驳几人道:“如今户籍减少、流民众多,长此以往,我大汉根基不稳。”
“若能通过军户垦田,既安置了部分流民,又能使军队自给自足,减轻财政负担,可谓是一举两得。”
“至于兵源问题,陛下也早有谋划。”
朝堂上的争论声此起彼伏,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气氛热烈而紧张。
刘据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目光沉稳地扫视着群臣,心中明白这一政策的推行必定困难重重,但他们毕竟眼界被局限在当下。
拥有千年以后思维的他,自然知道新政策的好处。
“明日让长安晨报对新政进行报道,政策现在实验推行,具体就听听民众的声音吧。”
刘据摆了摆手,宣布退朝,不等众人反应,便率先走出了宣室殿。
而翌日,当《长安晨报》长篇累牍的报道子推行的新兵制后,果然引起的坊间的高度关注。
消息如这初冬的冷风一般,迅速传遍了大汉的四方土地。
在那些曾经饱受战乱与募兵之苦的城镇乡村,百姓们的生活开始泛起了新的涟漪。
“听闻陛下推行了新的兵制,往后不用再担心家中男丁被强行募走,生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