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平定陆焕之乱的最后一战,周述以谋略定胜负,而周翎以锋芒开新局。探子来报,陆焕已在黑石峡设伏,兵力数倍于己方。周述却不惊不慌,只令道:“传假情报给陆焕,让他以为我军会从东谷而行。”与此同时,周述将一支精锐交给周翎,淡然道:“五百人,务必要潜至峡顶,摧其辎重,断其退路。”
周翎领命而去。那一夜,他率五百精兵攀崖而上,峭壁陡峻,冷风如刀。将士们用钩索攀援,攀崖至半,已有数人坠落。周翎却始终沉默,只一声“继续”,众人便咬牙前行。天光微曦时,他们终于摸到山顶。周翎命人点火焚毁敌军辎重,火光冲天,黑烟直卷长空。他又令人将冻马与巨石推落崖下,轰然声中,石块与马尸滚落,激起漫天尘土,截断了峡谷的退路。
与此同时,周述在峡谷外布下死士,伪装成援军,擂鼓呐喊,声势浩大。
陆焕大惊,误以为对方援兵已至,仓促下令撤退。然而退路被断,前军后军混乱不堪,周翎率精锐自山顶杀下,血战之中负伤,却斩杀敌将,所向披靡。
五百人,换敌万余。
消息传回京中,周述平定叛乱的威名如风席卷朝野。人们在茶肆酒楼谈论的,皆是那夜黑石峡的火光与杀伐。周翎的名字,也因这次战功而被朝中重臣提起,隐隐有了声名。
然而,这样的威望,却让鲁王周通如坐针毡。
此时,朝中几乎分为两派:一派支持鲁王周通与代王周迢,另一派则倾向于功绩显赫的晋王周述。
周恭简对此并非未曾察觉。
恰在此时,江南某地官员上奏弹劾鲁王,称鲁王的门客在南境克扣军粮,贪墨敛财。这倒不是毫无依据。周通素来喜纳门客,这些人中不乏野心之辈。朝中群臣私下议论纷纷,认为鲁王门下弊政横生,恐成大患。
周恭简虽心中不悦,却还是将奏折压下,仅罚周通闭门思过十日,却将洛水仓划给代王周迢管理。这一旨意,表面上是对周通的惩戒,实际上却是将权力从鲁王手中部分剥离,交付给他的盟友代王周迢。既是警告,也是安抚。
周述的门下闻听此事在书房内为其忿忿不平。众人言辞激烈,甚至有人建议周述上奏弹劾鲁王,以正名声。
周述却只是端坐案前,面上平静如水:“不可。”
“为何不可?”有人忍不住道,“陛下对殿下的功绩视而不见,却对鲁王如此宽容。”
“正因为父皇如此偏袒,我才不能将此事揪住不放。”周述道,“若是我借此与大哥争锋,那正中他人之计。父皇不喜我,原也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