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无线电传递到各个车组乘员耳中,一行上百饶队伍迅速按照此前无数次训练时那样,各自开始忙碌。
梁彦刚随后跳下指挥车,在脚下的黄土地面上狠狠踩了踩:
早年间,哪怕是具备机动能力的战术导弹,也需要在专门经过水平校准和基座硬化的预设阵地上才能发射。
而东风16的发射车自带平衡定位能力和检定系统,是第一种可以完全摆脱对于阵地依赖的型号。
因此,这里虽然还是叫做发射阵位,但实际也不过就是一处相对平坦且坚硬的普通地面而已。
“刑总,需要跟常院士那边联系一下么?”
梁彦刚来到正在电脑前面检查数据的刑牧春旁边,干燥而带着些许凉意的空气让他的鼻腔有些发痒,忍不住打了个喷嚏。“不需要。”
后者的眼神甚至没有离开键盘:
“准备过程保持卫星通讯静默,至于发射之后,会有专门的弹载通讯系统把传感器数据回传到鼎新那边。”
梁彦刚张了张嘴,但最后还是没有出声——
之前培训的时候,刑牧春提到过如何利用等离子流削弱黑障效应,让玄鸟在10马赫的速度下维持雷达制导和卫星通讯。
只不过他确实是没听懂。
就在二人话之间,远处的地平线上,几台形似雷达车的庞然大物正缓缓展开折叠支架。
移动系统因为缺少反射网,所以效果比质量效应靶场那边的固定版本效果稍弱。
但作为保障万无一失的最后一道防线,倒也已经足够了。
“报告,一号线已经展开。”
“二号线已经展开!”
“……”
六个不同的声音依次传来,梁彦刚仿佛已经听到狂风划过电磁棱镜系统的伞状线而产生的猎猎作响。
“启动电磁棱镜系统!”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无线电通讯器沉声下令道。
电子的震荡和跃迁无声无息,却在发射阵地上空编织起了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可能出现的sar雷达信号隔绝在外。
“进入发射准备程序!”
厚重的防护网从02号发射车顶部缓缓褪去,子弹形状的保护罩随后向侧面弹开,暴露出“玄鸟“特有的黑色陶瓷基复合材料蒙皮。
如果抵近观察,可以发现类乘波体构型的前缘表面并不完全平整,那是为林抗热应力累积而使用的蜂巢状散热结构,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气动加热水平自动调整外形曲率,避免像x51a那样因为刚性形变过大而出现问题。
“激光陀螺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