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
罢,张固亲自拿起酒壶,动作优雅而娴熟地为诸葛玄面前的酒杯斟满了美酒。然后他缓缓放下酒壶,注视着诸葛玄,缓声道:“胤谊先生此次前来扬州出任豫章太守这一重要职务。但在下至今仍未能彻底平定扬州之乱。此事到底,乃是我这个身为扬州刺史的失职。然而事已至此,咱们也需从长计议。现今豫章之地实难前往,所以我在此有一个想法,想要恳请胤谊先生转任丹阳太守一职,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呀?”
诸葛玄眉头微皱,面露迟疑之色,缓缓道:“这……这样做真的合适吗?”他的目光落在张固身上,似乎想要从对方的表情中寻找到答案。
张固微微一笑,朗声道:“如此安排又有何不合适之处?实不相瞒,胤谊先生,近日我刚获得了扬州的三郡之地,但由于人手极度匮乏,以至于我不得不将身边的谋士也派遣出去,让他们去担任太守之职。如今,您能来帮助我管理丹阳,那应当是我的荣幸,更是我要感谢胤谊先生您!”
听到这番话,诸葛玄若有所思地点零头,然后郑重地拱手行礼道:“既然如此,那么在下诸葛玄便拜见主公了!今后定当竭尽全力,为主公排忧解难!不过,在下还有一件事情,想要恳请主公应允。”
张固脸上露出一丝疑惑,连忙问道:“胤谊先生有什么话尽管直便是!只要是我力所能及之事,定然不会拒绝。哪怕有难处在下也一并相助!”
诸葛玄道:“主公,在下侄儿孔明如今年幼,已到读书年纪。在下想让他前往荆州拜水镜先生为师,好好读书。如今在下即将前往丹阳任职,这孔明如何前往荆州在下实在放心不下!”
见事情都已经谋划到这个地步,诸葛玄也答应留在扬州!张固怎么可能再放任诸葛亮前往荆州。
于是张固连忙道:“胤谊先生,我在广陵创建了广陵书院。并且打算邀请康成公前来。所以孔明最好还是留在广陵更为合适!不定到时可以拜入康成公门下读书?”
诸葛玄惊讶道:“康成公?这是真的吗?我听闻康成公并无出誓想法啊!”
张固回答道:“当然是真的!不过在下也不是要请康成公出仕,只是准备请康成公前来广陵书院编纂书籍罢了!”
诸葛玄脸上浮现出一丝迟疑之色,嘴唇微启:“这......”然而,还未等他把话完,张固便急忙插话进来,挥手打断了诸葛玄的话语:“胤谊切莫担忧!在此,我郑重地向胤谊先生您保证,如果康成公在一年之内未能抵达广陵,那么到时候,在下一定会亲自派遣可靠之人护送孔明前往荆州的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