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了飞机坠毁的假象,为游骑兵的行动提供了掩护。
19时40分,战斗打响。
游骑兵们迅速压制了日军守卫,战俘棚屋附近的日军被消灭。
反坦克组用“巴祖卡”火箭筒摧毁了日军卡车和坦克车库。
战俘们被呼喊出来撤离,但许多人以为这是日军的陷阱,藏了起来。
游骑兵们不得不逐一营房搜寻,连拉带拽地将战俘们带出。
战俘们虚弱不堪,许多人骨瘦如柴,游骑兵们甚至一人扛两名战俘。
“零病房”里的战俘们被背出,他们的生命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一名日军趁乱发射了三枚迫击炮弹,几名战俘和军医詹姆斯·费舍尔上尉因此受伤。
附近的日军涌向卡布河,试图支援战俘营。
帕加塔的游击队早已在桥上设下埋伏,引爆了炸弹。
日军坦克无法通过,游击队的火力将日军挡了回去。
一名游击队员用“巴祖卡”火箭筒击毁了四辆日军坦克。
20时15分,所有战俘都已撤离,普林斯上尉发射信号弹通知结束行动。
游骑兵们带着战俘向邦板牙河行进,帕加塔的游击队继续抵抗,掩护撤退。
30分钟后,游骑兵们到达河边,村民们早已准备好水牛大车接应。
车队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菲律宾人民抗日军”的阻拦。
穆西中校愤怒地威胁要轰平村子,最终“菲律宾人民抗日军”同意放行,车队安全通过。
就在他们认为上帝保佑了他们时,前方传来密集的机枪射击的声音。
“哆哆哆……”很像啄木鸟在啄树。
穆西中校心里“咯噔”一下,遭了,遭遇日军大部队了。
这种机枪的声响穆西中校很熟悉,这是大队级别的日军才拥有的九二式重机枪的射击声。
果不其然,很快九二式步兵炮的炸响很快就落在撤退队伍中间。
掀起尘土的同时,还夹杂着惨叫和血滴。
携带的几门迫击炮刚开始反击就被炸飞。
情况不妙,前有阻敌后有追兵,敌众我寡,硬拼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穆西中校决定趁追兵未至后撤一公里占领右侧的一个制高点。
这个制高点是周围两公里最理想的固守高地。
只要在这个高地上构筑野战工事和防炮洞,就有可能坚持到援军解围。
毕竟现在菲律宾战场美军占据了很大优势,日军在节节败退。
穆西中校一边指挥前队还击,一边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