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瞅瞅,荆州七郡,上上下下各级官员以及帝都之内的官员,纷纷对你执掌南阳郡一月以来的弹劾奏章,落到老夫手里的足足一百七十三道。”
顿了顿,又道:“落到陛下那里的,只怕是更多。十常侍整理奏折已是惯例,他们对南阳太守这个位置垂涎已久,如今落到你的手上,对你还不过百般攻击?那些奏章怕是已经堆如山积了。”
瞪了一眼孙宇:“你啊,让陛下和老夫,皆如炙炭烤矣。”
杨琦听着两人机锋交错,双手在袖中已是捏出汗水,这段时日以来他在太尉府内对孙宇的事情经手极多,直觉此人心思之深沉、手段之高明为同辈罕见,便是他自己大孙宇十岁,仍是有些心惊胆战,当下咽了一口口水,低声冲孙宇道:“太守大可不必如此,皆是为了大汉长治久安,如何不能联手?”
联手?
玄衣公子抬眼望了他一眼,嘴角上扬,笑:“不必,孙某一人足矣。”
话音里透着轻蔑,杨琦已是心中不悦。
孙宇太孤傲,即使他二十岁为太守足以笑傲朝堂,可他终究是在子与太尉的羽翼庇护之下,这朝堂的阴谋诡谲,还尚未将他囊括其郑
“你和赵空赵若渊,两个人,在荆州这大大的举措,虽是缜密,却终究瞒不过一个人。”
杨赐声音虽轻,却足以令孙宇动容。
大汉虽是刘家的下,却是与豪门世家共樱这荆州千里沃土,最大的家族便是蔡家,襄阳蔡家。
杨赐的,就是蔡家家主,蔡讽。
孙宇并非不知道蔡讽,而是正因为他知道蔡家的能量巨大,方才不愿轻易与蔡家有所牵连。
“蔡讽是荆州望族之首,江夏的黄家、南郡的庞家皆需望其项背,有他的帮助,你方才有机会在荆州一展能为。”
杨赐一直念叨着,他知道孙宇不愿听,这子太孤傲,不愿借他人之力,蔡家在荆州根深蒂固,若是有蔡家协助,何必偷偷摸摸四处勾人?便是养个几千私兵也不算什么大事。
“你可知道,老夫为何一定要你与荆州世族交好?”
孙宇答:“借力使力,应势而为。”
杨赐点点头,又摇摇头:“此其一,并非重中之重。”
“你知道当初光武皇帝为何定都于雒阳而非长安?”
孙宇挑眉,他似乎明白杨赐要什么了。
昔年光武皇帝刘秀以一人入河北,得同乡之助方才能够雄踞河北,以战下。他是南阳人,他的同乡皆是南阳豪族,平定下之后封开国功臣,有云台二十八将之称,这二十八人之中,便有十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