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上将,是无可置疑的军队高层。
即便中将加上将也是上将,人数有严格限制。
总司令的来电就是让白远做出选择。
选少将,那职务好商量,起码是个军长,一个军的编制肯定会给的,整军的武器装备和养军费用由国府方面负担。
以白远现在收到那位的关注度,应该没人敢在他的军费上动手脚。
选上将的话,就是自绝于黄埔,白远将被当作诏安的地方军阀处理。
白远的回复也相当高情商:“我要二级上将,也要我现在控制所有地区最高军政长官的任命,一个军的给养也要有!”
据雨花台流传的道消息。
当总司令收到白远的回复后,当就摔烂了几个杯子,其中还有几个平时很喜欢的上了年代的物件。
就是不知道美菱姐有没有遭罪?
国府方面最终还是妥协了。
黄河以北——在察、绥、陕、宁四省成立西北行营,由白远出任行营主任。
他的军衔并没有按照预想的提升为一级上将,而是给了个陆军二级上将。
可能是考虑到了其他几位军阀的面子。
毕竟白远虽然实力强大,但若论资历,跟老一辈相比差的实在太多。
白远也不在意,反正他真正关注的是实际职务,这代表了他核心地块的数量,索要军衔不过是添头罢了。
于学忠及其麾下东北军被整编,随后被派往冀北,担任冀北省首席,实际就是冀北省的最高军政长官。
但在张汉卿的嘱托下,他是听白远招呼的。
至于虎成,好似被国府方面遗忘了,一番任命直接将他的位置摘出去了。
实则这也算一件好事。
最起码对于虎成来是这样的,在参与了这么要命的事件后,虽是为了国家,但能保住自己和家饶性命已经殊为不易。
随着自西城传出的《告全体国民书》传遍大江南北,国内的局势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一下子就安稳了起来。
平淡的日子如流水一样涓涓淌过,不知不觉就迈进了公历1937年,也就是民国二十六年。
战争的阴云暂时散去,白远也难得歇下。
他的日子过得相当规律。
每就是锻炼、钓鱼,偶尔巡查一下地方,顺带去大城市的勾栏之地听听曲,再去慰问慰问当初被遗留在察省的高官家眷。
抓好大方向,细节全部交给下面的人去干。
左丘和柳满楼负责处理白远地盘的一切军政要务,新履任的吴敌也被安排了集团军层面的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