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他自然有理由相信自己就是那“百分之一”的幸存者。
对院士和他的团队来说,这句话的意义远不止“百分之一”。
它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关乎人类极限的未知领域,更是个残酷的社会认知。
“他怎么就能确定自己一定能成功?”院士喃喃自语,眉头紧锁,“这可不是简单的赌命,一不小心就是送死。
我们目前做的所有动物实验,死亡率都高得离谱,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奇迹了。
至于人体实验……更是想都不敢想。米军那边虽然吹得天乱坠,但我怀疑他们的实验数据有水分。
这玩意目前只看到强化潜力,脑子有病才会直接给人用。他怎么就那么确定?”
虽然明知萧金浪无法给出答案,但院士还是忍不住抛出了一连串问题,且难掩激动和困惑。
因为从昨晚的猎杀视频来看,周青峰展现出的身体素质已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范畴。
“首先,是他的观察能力。”院士拉着整个团队跟萧金浪开会,将投影仪上的视频切换到周青峰骑着摩托穿过暴徒占据街区的片段。
这段视频由当地媒体的直升机拍摄,清晰地记录了周青峰在混乱街道上高速穿行的全过程。
乍一看,周青峰的运气似乎好到出奇。他在满是路障、燃烧的车辆和四处逃窜的人群中穿梭自如,仿佛早已预知了每一条可行的路径。
即使有人突然从街角冲出,试图用石块或燃烧瓶攻击他,他也能在电光火石间或加速闪避,或举枪还击,动作流畅得令人难以置信。
“这不仅仅意味着他头脑冷静,”院士判断道:“更意味着他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极其强大。
普通人做事往往是单线执行,能同时记住两三个要点就已经不错了。
如果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别说处理了,光是记住就已经是极限。”
“即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只能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多线处理事务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熟练工’。
但这种能力依旧有上限,不可能无限制地提升。”院士顿了顿,目光紧紧盯着画面中的摩托骑手。
“但你看他,在穿过街道时,至少同时面对十几个突发状况——驾驶摩托、认清道路、辨别路障、识别危险、开枪射击……
这些任务都很急迫,需要及时决断,快速处理。
随便挑一个出来,足以让普通人手忙脚乱,但他却能同时应对,而且处理得游刃有余。”
说到这里,院士的语气中多了一丝感慨:“相比之下,他后来杀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