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关乎国家兴衰,他不敢贸然决定。”
“哼,慎重考虑?”另一位幕僚冷笑一声,“我看未必。太子心思深沉,咱们这奏疏,他怕是看出了几分背后的意思。他压着不答复,不定是在权衡利弊,也可能是在试探大人您。”
完颜合达微微点头,目光闪烁:“本将也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这几日,本将明显感觉到太子对我多有防备。
此次本将主动请缨出征,本想着既能立功,又能远离朝堂是非,可看太子这态度,事情怕是要起波折。”
这时,一位年纪稍长的幕僚缓缓开口:“大人,依我之见,太子压下奏疏:
一来,可能是对出兵西夏的计划仍有疑虑,虽咱们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战争之事,胜负难料,殿下想必是担心万一战败,对大金和殿下自身威望都有损害。
二来,殿下或许是对大人您手握重兵有所忌惮,怕您借出征之机扩充势力。”
“那依先生之见,本将该如何应对?”完颜合达急切问道。
老幕僚捻着胡须,思索片刻后:“大人以不变应万变,只要我们不动,太子殿下终归是会同意的。不可就此乱了方寸。”
夜幕笼罩,华灯初上,杨康在黄蓉的寝宫内,案几上堆满了奏疏,杨康手持朱笔,时而凝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
杨康抱怨道:“这些大臣这些拼了命上书,什么事也上奏,真当本殿下很闲一样的。”
黄蓉轻移玉步,袅袅婷婷地走来。黄蓉道:“要是没有人上奏疏,我们殿下又该惊慌失措了!”
杨康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分出一半递给黄蓉,道:“夫妻本一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有劳爱妃分担一下”
黄蓉笑道:“殿下就不怕本宫日后祸乱朝纲。”
杨康抬眸凝视黄蓉,抬嘴亲了黄蓉一口,哈哈大笑:“爱妃不是那种人?”
黄蓉美目白了杨康一眼,拿起奏疏细细研读起来,片刻后,她放下奏疏,道:“这完颜合达,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蓉儿所言极是,”杨康冷笑一声,“他想借出征远离朝堂,远离旋涡,顺便立下战功巩固权势。不过,这出兵之事,倒也并非全无益处。”
黄蓉微微颔首,在杨康身旁坐下,“西夏与蒙古勾结在前,如今蒙古已平,西夏孤立,大金此时出兵,确实能扬我大金国威,拓展疆土。只是,这其中风险也不容觑。”
“风险都是事,只是这完颜合达前倨后恭,就这样放过他,孤觉得有点便宜他了。”杨康神色淡然,在加特林和火炮加持上,还有攻不破城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