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城。里面的补给堆积如山。
北路军和中路军的物资都在这里。这次军粮首次采用压缩饼干,只要一块就顶一,还有脱水蔬菜和肉干,还有铁皮罐头。极大丰富了军粮。
南路军则从九原出发,九原也同样的是一个物资集散地。韩保保带着第一军和第二军的军长开完会后就乘车西进前往九原和第一军和第二军汇合。
金国出兵讨伐蒙古和高丽王朝的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至宋国,朝堂上下顿时一片哗然。
在临安城的金銮殿内,官家赵昀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下方的文武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宰相郑清之率先出列,拱手奏道:“陛下,金国此次北伐,兵强马壮且准备充分,若其真能荡平漠北,势力必将大增,恐对我大宋构成更大威胁。”
赵昀微微皱眉,问道:“依卿之见,我大宋当如何应对?”
枢密使杜范上前一步,禀道:“陛下,金国此举虽来势汹汹,但蒙古亦非善类,二者相争,必有损耗。
我大宋可暂作壁上观,暗中观察局势变化。同时,加强边境防御,整军备战,以防金国得胜后,觊觎我大宋疆土。”
这时,一位年轻的将领站了出来,正是殿前司指挥使孟珙。
孟珙目光炯炯,道:“陛下,金国与蒙古、高丽交战,正是我大宋收复失地的良机。若能此时出兵北上,与金国形成夹击之势,或可趁机夺回昔日沦陷的州县。”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孟珙,认为应抓住机会,收复失地;另一派则担忧金国实力强大,贸然出兵会引火烧身。
赵昀沉思片刻,缓缓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如今局势复杂,切不可贸然行事。先按杜爱卿所言,加强边境防御,密切关注金、蒙战事。至于出兵北伐一事,需从长计议。”
众臣齐呼:“陛下圣明!”
然而,临安城的平静之下,已悄然涌起一股紧张的暗流,大宋朝廷正密切注视着北方局势的风云变幻,一场关乎国家命阅抉择,已悄然摆在眼前。
孟珙望着朝堂上众臣争论不休,最终皇帝还是选择了保守的观望策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愤懑。
孟珙深知这是大宋收复失地的绝佳时机,可朝廷却如此优柔寡断,白白错失良机。
孟珙在心中暗自叹息:“陛下啊陛下,如此大好时机,若不果断出击,更待何时?难道要一直偏安一隅,看着国土沦陷而无所作为吗?”
孟珙回想起自己多年征战,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收复失地,重振大宋雄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