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 c:什么类型的芯片?
模糊 A:智能家电的。
模糊 b:可惜了,我还以为是手机的。
模糊 A:智能家电的也很了不起了,手机的哪有那么容易。
而类似的截图还有一些,网友从这些截图里面基本已经明白了整个情况了,就是鸿康这几设计出了 28nm的智能家电芯片,已经到了流片阶段。
网络上瞬间就开始热闹起来,什么鸿康牛逼、萧总牛逼、鸿康未来的科技巨头等等夸奖的词络绎不绝。
这个时候之前一直科普的袁同学又一次跳了出来进行科普。
“大家好,我是袁同学,刚刚看到网络上传某智能公司研发出了 28nm的智能家电芯片。”
“虽然现在还不确定是不是鸿康,但既然大家都认为是鸿康,我们就假设是鸿康吧。”
“虽然我很高兴国内又有一家公司能设计 28nm的芯片,但大家不要高忻那么早,芯片行业设计出来只是完成邻一步,接下来还有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流片。”
“流片可是一个很费钱的步骤,28nm流片一次需要 1000多万以上,一次成功还好,如果多次都是失败的话,其中的费用将会非常恐怖。”
“流片成功后还需要……”
“我们假设这之中一切顺利,最快也要半年左右才能上线,假如其中一些步骤不顺利,需要重复验证,那估计需要 1年左右了。”
“根据摩尔定律,处理器的性能大概每隔 18 - 24个月就会翻一倍,所以现在鸿康这个芯片,其实属于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
“假设一切顺利,还是有可能追上目前智能家电芯片的第一梯队的,但如果拖久了,等最后量产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落后现在第一梯队了。”
袁同学的这个讲解视频,一下子把很多网友澎湃的热情打消了不少。毕竟大部分不清楚芯片行业的用户以为鸿康这个芯片是可以量产了。
谁知道原来离量产还有一大段距离,但就算这样,鸿康还是受到了不少饶关注,而鸿康的产品,特别是智能手机 K1又一次火了起来。
……
深城华荣总部,慕东又一次拿着资料来到孟正的办公室。孟正看着前来的慕东,好奇地询问:“慕东,这次不会又是鸿康的事情吧。”
慕东无奈一笑:“是的,孟总。我也没想到鸿康和萧总这么能搞事情。这次是鸿康的芯片问题,感觉业内都在讨论,鸿康设计成功了一款 28nm的智能家电芯片,已经安排流片了。”
听完慕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