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经过各方讨论后,翰林院终于上呈了初始版的《大景朝报》。
霍瑾瑜知道经过朝廷各方势力介入后,第一版篇幅应该不少,可是她没想到如此大,折叠一起,已经可以当成一册书了。
方正的大纸上密密麻麻都是字,让她有一点欣慰的是,虽然没有多少排版,但是翰林院还是用了不同书法的字进行区别。
翰林学士见陛下抿着唇,顿时心头发紧,就知道陛下可能对这般不满意。
霍瑾瑜按了按眉心,“这就是你们努力一个月的结果?”
翰林学士连忙解释道:“还没有刻版刊印,这只是最初的誊写。”
霍瑾瑜想了想,让韩植拿出一份纸,裁出了布告尺寸那么大的纸张,然后将手中的初版报纸各项内容裁剪下来,招呼翰林学士上前,用这些做样子,给他说明如何进行排版,报纸的内容不仅要有时效性、准确性,美观性也需要。
翰林院用不同书法区分不同板块这个想法很好,需要表扬,但是也不能将所有消息都一股脑的登载上面。
有些事情不需要过度详细,只需要告知就行,百姓若是感兴趣,可以寻官府找内容,有些内容的篇幅不能少,报纸不能全部都是严肃内容,不能太空洞,光想着用一些华美词藻往上堆积。
她又不是让天下读书人照着报纸研究如何考科举,写文章,而是让大家知道天下发生了什么事,朝廷做了多少事。
你不能光在版面上写骈文称颂国泰民安,百姓对此没兴趣。
与其绞尽脑汁想文章,不如多列几项实事,比如去年遭遇极寒天气,在京畿各界官员努力下,百姓的伤亡较之往年少了三成。
不少百姓年底能攒上银子过个肥年,一月能吃两三顿肉……
对于一些事情,为了增加信服,你还要摆数据,统计学那些也要面向群众看……不能光说好,有理有据地摆出来,才能让百姓信服。
韩林学士小心捧着贴满各式裁纸的纸张,连连点头。
霍瑾瑜:“论笔杆子,朝中谁能比得上翰林院,如何做,你要有自己的主意,若是他们逼急了,让他们来找朕。”
韩林学士面上笑着应下,心中却摇头。
朝堂争斗大家基本上是手底下见真章,他们翰林院是清贵衙门,若是上报陛下,岂不是行了佞臣勾当,再说他们怎么斗都没问题,拉陛下下场,那就是作弊了,赢得了这一次,日后就没人愿意搭理你了。
至于其他部门的心思,他虽然觉得吵了些,但是年后这些日子,各部见到他都是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