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瑾瑜:……
陈氏是在搞有丝分裂吗?
三个打不过,就凑四个,四个若是再没了,会不会变成八个。
只能说有可能,现在胡氏父子弄得安南国内民怨四起,北边又有远山侯挡着,百姓也逃不过去,大家想起了前陈还在的日子,虽然前陈也不做人,大家过得苦,但是总归安定,比不稳定的胡氏父子好多了。
许多势力察觉到民间的想法,各种打着陈氏的名号开始揭竿而起。
对于胡氏来说,分裂越多,对他们越有力,顺便还在其中挑拨,引起他们的内斗。
远山侯目前没有再攻谅山的想法,打算再过一月,看看形式。
远山侯的折子中除了战报,还提前恭祝了万寿节,还让人送了不少安南的特产,现在还在路上。
霍瑾瑜转眸想了想,说实话,两辈子对安南的印象,除了穷还是穷。
……鸿胪寺来报,罗刹国的使团快到京城。
对于这个,霍瑾瑜没什么想法,罗刹国若是敢过分,等他们走后,再将边境线往外北移百里,让他们哭都没地方,别以为她不知道,奴儿干下游那块平原冻得鬼都不去,罗刹国最近一直在跃跃欲试,不停往那里流放人。
既然这些人不厚道,她也不客气,也想办法往东北大规模移民,最近几年,东北种植玉米、土豆的地区越发多,百姓开发的荒田数目已经翻了两番,朝廷也鼓励无地的百姓往边陲或者东北这些地方移居,因为东北天冷,许多人都往边陲跑。
往东北跑的少,肯定是她的政策不够,等到九月以后,再加大点力度,让罗刹谷看看他们的气势。
除了罗刹国,还有许多前来朝贡的番邦邻国,新疆的各个部落也派了使臣前来朝贺,听说送来了不少礼物。
霍瑾瑜看着前来朝贺名单,只觉得自己荷包又要出血了。
有些惋惜新疆的使臣没和毅王一起入京,那样的话让百姓会更加振奋。
算了,对方既然已经臣服,还是不要想着踩他们的面子,他们虽然没跟毅王一起回来,也想着参加万寿节了。
霍瑾瑜心情愉快地合上手中折子,拿起最后一本,才看了两行,就笑不出来了。
原来新疆各部落此次来朝贺,不仅是来表示臣服,而且还打算联姻,还不是一两个,连察合台都送了两个郡主,最小的才十一岁。
霍瑾瑜摸了摸自己胸口。
十一岁啊!她的年纪都是小姑娘的两倍还多,真是作孽啊!
旁边伺候的韩植见她表情不对,轻声道:“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