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那个村民。
祁同伟瞬间明白了什么情况。
见到祁同伟不善的目光,吴九中指着刚才出声的村民拍桌道:“你瞎什么呢,咱们什么时候收过钱!”
那村民还想什么,身后突然有人拉了一把,村民脸色一变又钻入了人群。
祁同伟冷冷问道:“吴九中,我记得四年前,大树村支书是你吧,咱们镇里什么时候收过修路钱,你要不要站出来解释一下。”
吴九中笑呵呵道:“镇长,没有的事,他肯定是记错了,把其他款项当成了这个。”
瞎子都知道这里有事,吴九中打着镇里的名头中饱私囊,锅却甩给了镇政府。
村里人也看出了事情的不对劲,可是碍于吴九中的威压,没人再敢出来话。
“镇长,这集资每人出多少钱啊。”这时又有村民问。
“每人二十。”祁同伟顿了一下,补充道:“并且我会让人把每笔钱都进行公示,确保这笔钱用到实处。”
“太多了,镇长我们家七口人,可三个都是穿开裆裤的孩,能不能只交大饶。”一个村民又道。
“这怎么行?”祁同伟还没开口,另一个村民已经进行反驳:“你家孩子现在不交钱,难道等他长大了就不用走这条路吗?”
“是啊!修路苦的是我们,可最终受益是后辈子,不能因为家里有孩就不交钱。”又有人附和道。
“我也不是这个意思……”那村民被得有些不好意思,“只是家里确实困难啊,一下子拿这么多钱出来真的有点难。”
“没钱咱们就去借,出去打零工,咱们也要凑齐这笔钱,不然子孙后代还是一样受穷。”
…
看来村民对修路并不像吴大涛两人的那样抵触,甚至意愿还很强。
一条大道困住了几代人,百姓又怎么会分辨不出对错呢。
另外隔壁的金山县大家多多少少也听过,现在这个机会轮到他们这,肯定支持。
祁同伟又瞥了一眼吴九中,吴大涛,这两人是不能留,上欺下骗,害群之马无疑。
祁同伟再次拍了拍话筒,村民渐渐安静。
“我知道大家都不容易!
但是路总是要修的,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自己,更关乎子孙后代的发展,咱们孤鹰镇的山路都是原来的古路,四十公里,多为无用的绕弯子。
我咨询过专家,重新勘定路线,这条路要是修好,咱们起码缩短二十公里。
要是做到能上大货车,起码得要一两百万。
镇里可以解决大头,但是咱们个人还是得出个头,不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