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便来到了御书房求见。
“李严啊?所来何事啊?”
刘玄懒洋洋的问道,这阵子迁都祭祀封赏一系列事宜把刘玄真累坏了。
他已经好久没有尽情的为国为民了。
李严一脸谄笑:
“陛下,如今我大汉还于旧都,不少四方的有志之士都前来投奔我大汉,臣从中挑选了一些胸有韬略之人才,如今都在尚书台等候,陛下若是得空不妨前去看看?毕竟老臣愚钝,不如陛下慧眼如炬能识得英才。”
刘玄轻笑,这李严话还是好听啊!
“也罢,今日也无事,就与你一同去看看。”
刘玄有系统在手,他也想看看有没有大才可为大汉所用。
没办法,如今大汉太需要人才了。
……
刘玄随李严来到尚书台,远远听到里头好似有争辩之声。
随即并未现身,而是居于里屋静静听言。
外堂中,一个饱含磁性的声音正在朗朗道:
“诸位且看那古时盛世,无不是商贸繁荣,百姓富庶,如文景之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开放关市,盐铁私营,致使国库充盈,民富国强。”
“今我大汉久经战乱,田园荒芜,若大力发展农桑,兴修水利,可使粮食产量大增,再鼓励工商,降低赋税,促进货物流通,则民间财富亦会迅速积累。”
“有此雄厚根基,强军固本亦不在话下,经济若兴,汉室何愁不盛?”
此人阔论完后,另一个略微沙哑的声音立刻反驳道:
“此言差矣,汉室兴衰,系于用人。而世家大族,累世簪缨,门第显赫,子弟多受教良好,博通经史,深谙治国安邦之术,其于地方上,威望素着,若能得世家倾心辅佐,朝廷诏令,方能如臂使指,畅行无阻。”
“且世家广有田产,人才众多,在地方上威望极高,若得他们全力相助,政令可畅行无阻,赋税徭役皆能顺利施行,汉室若想中兴,必要重用世家人才,朝堂之上有才者云集,方能群策群力,共铸大汉辉煌。”
话音刚落,先前的声音又道:
“非也!宋兄只见世家之才,然国家若无雄厚之经济为依托,纵有经纬地之才,亦难为无米之炊。”
“无钱粮以养兵御敌,无粟帛以赈济灾民,国将不国,民亦不安。”
“且世家之势,若不加制衡,尾大不掉,必为朝廷大患。昔日王莽篡汉,亦因世家权倾,终至社稷倾颓,此殷鉴不远,岂可不察?”
沙哑声音突然生气道:
“真是谬论!你之所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